首頁 > 正文
【水務集團】為高品質生活貢獻水務力量 第二屆川渝住房城鄉建設博覽會重慶水務集團看點

  日前,第二屆川渝住房城鄉建設博覽會在重慶市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在重慶水務集團展館內,就如何利用水資源的同時進一步開發利用“水能源”以及助力城市低碳綠色發展,吸引了不少對未來美好生活充滿憧憬的觀展者的目光。

  面對降低碳排放、環境友好、降低“鄰避效應”等各方面新要求,重慶水務集團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任務和促進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通過積極發展中水回用及再生水、污水處理尾水發電、臭氣收集處置等業務,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全面提升節能減排效益。

  利用好污水資源:打通城市“動脈”和“靜脈”

  在中水回用及再生水方面,重慶水務集團各污水處理廠均實現了廠內中水回用,廣泛用於廠區綠化、清潔、設備冷卻。在重慶璧山掛牌成立再生水辦公室,運營管理再生水廠6座,目前再生水日供給能力達18.25萬m3。輻射再生水直供管網70余公里,實現小區清潔、市政綠化、河道生態補水、消防用水再生水直供,年節約自來水4500余萬m3。

  “靜脈”代表着城市生態治理産業,“動脈”代表着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把再生水運用到工業生産和市政雜用各個領域,實現經濟循環,讓“動脈”持續創造經濟價值,讓綠水青山真正轉變為金山銀山。

  地上轉“地下”:創建環境友好型污水處理廠

  重慶水務集團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唐家橋、悅來等全地埋式污水廠先後投運;此外,為最大限度減少臭氣對污水處理廠周邊居民的影響,集團投資建設並運營管理臭氣處置項目28個,通過反吊膜、玻璃鋼加蓋收集臭氣,通過化學洗滌、活性炭吸附、生物處理、離子除臭等工藝集中處置臭氣。

  國內率先建立“污水廠+發電站”新模式

  重慶水務集團在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及合資的唐家沱污水處理廠投資建設了尾水發電站,利用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落差發電,提供自發自用的清潔能源,滿足自身12%~23%用電需求,從而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了廢能利用、循環經濟。

  此外,一座放置在重慶水務集團展區正中心的“污泥處置”工藝模型尤其吸引人。該模型原型來自重慶市江津區珞璜工業園內的珞璜污泥處置中心,是重慶水務集團聯手華能珞璜電廠精心打造的市政污泥無害化處置專用項目,是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試點項目,也是重慶市兩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利用電廠蒸汽餘熱對污泥進行幹化,並將幹化後的污泥作為電廠熱源,年可節約標煤1萬噸,實現碳減排2.7萬噸。

  重慶水務集團正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成渝地區已投入運營自來水廠26座,日供水能力400多萬m3(含合營聯營企業,下同);污水處理廠上百座,日污水處理能力420多萬噸;污泥處理處置項目7個,日處理處置能力1682噸。同時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優勢,在川渝高竹新區剛一設立便第一時間簽訂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圍繞其發展規劃和需求,快速組建川渝高竹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水系統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全力助推新區建設發展。

編輯: 朱俊潔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7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