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聽基層同志講新時代文明實踐那些事兒

  5月18日,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經驗交流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現場。記者 張莎 攝/視覺重慶

  5月18日一大早,豐都縣興義鎮長江村的村民便趕往該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經驗交流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在此舉行,市裏及縣裏的發言人要來與大家分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和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的那些事兒。

  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

  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如何調動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積極性?在興義鎮,有一個文明積分兌換禮品的機制,只要村民有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關的表現,如學習培訓、打掃環境衞生、遵紀守法等,不管大小事,就可以去站上兌換禮品。

  “前段時間,我到長江村檢查工作,驚喜地發現村民們學會了垃圾分類,還主動跟我分享從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來的收穫,興奮地告訴我他們兌換了些什麼禮物!”發言人之一、興義鎮黨委書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徐永慶從生活垃圾分類的故事入手,向大家介紹興義鎮怎麼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

  “我前段時間參加了村裏的公益活動,積了不少分呢!”“村裏開群眾思想會,我正好農閒,去聽了一下午,加上之前積的分,我去超市兌換了食用油!”……發言人的講述引起現場群眾的共鳴,大家紛紛分享自己在積分機制中獲得的“利好”。截至目前,興義鎮已在11個村、4個社區建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參與文明實踐積分活動的農戶有3568戶。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的過程中,我被村民們深深感動了。”發言人之一、豐都縣龍孔鎮大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大壩村廖家壩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負責人黃騰飛也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在修建大壩村文化廣場的時候,該村村民主動出錢出力,體力活均由每家每戶的壯勞力支援完成;修建中途,水泥不夠了,一位村民自願掏錢補足了水泥。最後,大壩村用4000元做成了1萬元的事。

  黃騰飛興奮地告訴大家,現在大壩村廖家壩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已經打造完畢,老百姓白天在這鍛煉身體,晚上來跳壩壩舞,空閒時參加一些志願服務活動,大家的笑容更多了。

  退休老人堅守崗位

  志願服務不分年齡段

  四位發言人中,秦之慧是一位退休老人。儘管年近八旬,依然發揮着餘熱,堅守在志願服務崗位上。

  見老人白髮蒼蒼,村民提問:“你作為一名退休幹部,為啥還要為那點積分去參加志願服務呢?”

  老人笑笑説:“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是條好路子。志願服務不分年齡段,我雖然快80歲了,也希望在這方面做點實事,完全不是為了積分,只是希望能帶動更多群眾參與進來,一起把家鄉建設好。人人共建,人人共享。”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持續深入推進,依託41個區縣文明實踐中心(含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1031個文明實踐所,11193個文明實踐站,5530個文明實踐點,發動55萬餘名文明實踐志願者,採取“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方式策劃實施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2.5萬餘場次,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受群眾喜愛。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66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