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節,位於江北區觀音橋的星光68廣場銷售額增幅超20%。
就在8月10日,離星光68廣場B區亮相僅剩2天,B區還未拿到消防手續。就在企業窘迫之際,江北區通過精準化高效率服務,讓B區順利通過消防審查,項目如期亮相。
近年來,江北區以新服務升級消費環境,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不斷助力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今年上半年,江北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6億元,同比增長17.9%;兩年平均增速為10.5%,高於全國6.1個百分點。
提供新服務
企業“點單”,政府“端菜”,解決市場主體的難題
時間回到星光68廣場B區正式亮相前夕。
8月10日下午,江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的微信突然收到一條信息提示聲,內容是有關方面請求支持星光68廣場B區開業事宜。
“當時因為機構改革,消防管理責任部門正在交接工作,辦理手續比較慢。”該負責人回憶,在了解到情況後,他立即向上級請示,並在第二天召集多個部門開現場協調會。當天,星光68廣場B區就拿到了消防手續,8月12日順利亮相。
該負責人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江北區對企業需求進行清單化管理,由企業“點單”,政府“端菜”,解決市場主體遇到的難題。正因為如此,江北區成功引進了蘋果、LV等多個知名商家。
此外,江北區還想企業之沒想,給企業意外的收穫。“之前我本來請區商務委介紹醫藥銷售渠道商,政府不僅幫忙解了這道難題,還建議我們利用現有研發優勢和技術競爭力打造産業園。”一家從事大健康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政府的建議讓他受益匪淺,目前産業園即將落成,預計年産值超過6億元。
發展新模式
大力發展免稅經濟,吸引境外消費回流人群
除了抓服務,江北區還積極引導發展免稅經濟、跨境電商“前店後倉+快速配送”等,吸引境外消費回流人群。
9月27日下午,臨近國慶,星光68廣場A區人氣高漲。“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倍。”商場相關負責人李麗萍説,得益於政府引導,星光68廣場新引進Cartier、Tiffany&Co.等成熟高端品牌,以及ami、Self-Portrait、Laurèl等潮奢品牌,抓住了境外消費回流機遇。
同時,江北區還大力發展免稅經濟,滿足人們進口産品消費需求,目前全區已有離境退稅門店10家。
江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江北區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試點了跨境電商“前店後倉+快速配送”模式,消費者現場下單,最短只需10分鐘就可提貨。目前,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28個國家館營業,進口商品單品達5.5萬個,重慶人不出國門就能購遍全球。
打造新業態
引導傳統商超加速轉型,增加體驗感,拓展線上渠道
打造新業態,是江北區助力全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又一舉措。
經營面積大,採用工業貨架陳列,精簡商品種類,既可零售也可批發——近日,總部位於江北區的永輝超市在政府部門引導下,開出4家倉儲店。
永輝轉型只是江北區培育新業態的一個縮影。“消費者現在非常注重體驗感,傳統商超經營方式要轉變。”江北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江北區抓住市民消費新需求,積極培育了倉儲店等多種新業態。
一方面,江北區引導傳統商超加速轉型,增加體驗感,拓展線上渠道。以蘇寧超級旗艦店為例,該店佔地近3萬平方米,不僅賣産品,書吧、紅酒吧、食坊等場景體驗區的內容也非常豐富。
另一方面,江北區加速引進盒馬、京東超體等新型門店。以京東超體為例,它和傳統商業有很大區別,不僅保持線上線下産品同價,還舉辦各類新品發布會、潮流音樂派對等活動,大大增強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我們將以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全面促進消費為重點,不斷提高江北區國內外消費資源集聚能力和消費業態創新能力。”該負責人&&,江北區的目標是,到2025年建設成為重慶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消費“首站”和時尚“高地”。(記者 向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