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中心城區“吸金”同時要多“放電”

  過去一年多來,重慶主城都市區深入實施《重慶主城都市區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加快中心城區與主城新區同城化發展,“極核”優勢愈發凸顯。僅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區地區生産總值超過1萬億元、佔全市77.8%。

  根據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重慶主城都市區常住人口為2112萬人,其中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為103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2.27%。中心城區的吸引力可見一斑。一直以來,中心城區都是重慶人財物集聚的中心,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高地。主城擴容後,對中心城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多“吸金”,成為引領主城發展的高地,還要多“放電”,成為帶動主城新區發展的引擎。

  不論是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還是維護好城市的人情味“煙火氣”,又或者營造城市“潮生活”夜經濟等,中心城區都有着巨大的潛力、優勢和經驗。長嘉匯、廣陽島、科學城、樞紐港、智慧園、藝術灣都集中在中心城區,中心城區的發展給其他12個區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比如,磁器口濱江片區治理提升就為南川東街舊城微改造提供了借鑒經驗,長嘉匯的打造也為涪陵區打造長涪匯城市陽&提供着有益的參考。禮嘉智慧公園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也為涪陵走“科創+”“綠色+”發展路子提供了借鑒。

  中心城區的“電能”不僅在於有太多的經驗可供主城新區借鑒學習,還在於有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網正在連接和改變着主城都市區人民的生活。前不久召開的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加快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統籌各類基礎設施建設。近一年來,便捷的交通體系一直在不斷延伸,自軌道交通1號線延伸至璧山區之後,璧山到銅梁的軌道交通線路也已全面開工;軌道交通二、三期續建和市域(郊)鐵路江津至跳蹬線也正加快推進;兩江新區至長壽快速通道等項目開工建設……“1小時通勤圈”正在加快成型。中心城區和主城新區的時空距離正在加快縮短。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心城區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主城新區各取所長不斷提升城市品質,主城都市區的“産業升級引領區、科技創新策源地、改革開放試驗田、高品質生活宜居區”目標定位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793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