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俠克)4月8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在北京召開2023年度科技創新大會。
北京中醫醫院黨委書記董傑昌&&,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人民健康和促進疾病防治作出了重要貢獻。隨着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推廣,中醫藥面臨着傳承和創新的雙重壓力。一方面需要加強專業技能的傳承和培養,挖掘和整合優秀的中醫經典,發掘傳統名醫的經驗秘方,並在其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將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挖掘中醫藥的有效成分,研究中醫藥的藥理作用和治療機制,開拓中醫藥的應用領域,提高中醫藥的臨床價值和社會效益。
董傑昌説,培養中醫藥人才是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和傳承創新的關鍵舉措,北京中醫醫院十分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與支持,着力建立起中醫臨床、科研一體化的機制,逐步探索並形成有效的中醫臨床科研方法,促進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當前中醫藥事業正面臨着一個健康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在現代化發展和與時俱進的今天,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長久以來,如何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如何進行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一直是中醫藥行業的重點和難點。未來要進一步拓展中醫藥學術空間,強化中醫藥理論基礎研究,拓展中醫藥服務空間,發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作用,滿足人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中醫藥需求。
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説,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踐需要。傳承是中醫藥發展的根基,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動力。中醫醫院要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突破臨床醫學領域的科學難題、卡脖子問題,要健全人才周期培養體系,打造醫學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完善“學科-科研-人才-轉化”鏈條,構建醫學科技創新體系。
北京中醫醫院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成立的首家中醫醫院。建院之初,吸引了北京乃至北方的各派名醫大家,名醫薈萃,流派紛呈。67載發展歷程,北京中醫醫院傳承名老中醫學術精髓,潛精研思,匯通中醫思維和現代醫學科技,研學精道,探索中醫科研道路,碩果纍纍。
北京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清泉介紹,2021年醫院成立知識産權保護與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將知識産權保護與成果轉化作為長期任務,對中醫藥知識産權保護進行長遠規劃,提高轉化工作效率。目前,醫院多個中醫藥成果轉化産品取得突破。

-
首都高等學校第九屆徒步運動大會在北京舉行
當日,首都高等學校第九屆徒步運動大會在北京鷲峰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
北京中醫醫院科技創新大會在京召開
董傑昌説,培養中醫藥人才是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和傳承創新的關鍵舉措,北京中醫醫院十分重視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與支持,着力建立起中醫臨床、科研一體化的機制,逐步探索並形成有效的中醫臨床科研方法,促進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
-
“龍泉漱玉”重現 北京昌平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700多年前,以北京昌平白浮泉為源頭的水流匯入京杭大運河,如今“龍泉漱玉”這一勝景再現。4月8日,以白浮泉遺址為中心建立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正式開園迎客。
-
北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4月8日,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開園。
-
北京市政協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協商機制 魏小東講話
昨天下午,市政協召開動員部署會,啟動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協商機制工作。市政協將立足政協性質和職能定位,緊扣市委市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有關部署,探索建立覆蓋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全過程的常態化協商機制,持續為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凝聚共識和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