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漫步北京,從長安街上的玉蘭到明城墻遺址的梅花,從二環胡同裏的海棠到千年古寺的丁香……春風拂過,繁花似錦,游人如織。
近日,記者穿過安靜曲折的北京西城教子胡同,來到胡同南端的北京法源寺。清明前後,這裡丁香怒放。還未踏進寺門,幽香陣陣撲鼻而來。本以為這裡是一處賞花的幽靜去處,卻發現這座始建於唐貞觀十九年的古寺,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探尋花香詩意。淡紫色、白色的丁香花一團團一簇簇,隨風搖曳,與千年古寺相映成趣。

北京長安街的玉蘭花漸次開放。新華社記者鞠煥宗 攝
“一週內來了三次,就是想留下這些花的樣子。”65歲的攝影愛好者季春應頻頻舉起相機,定格眼前的美景。
“法源寺的丁香相傳是京城‘四大花事’之一,每逢3月底、4月初,花開如雲似霧,讓人流連忘返。”季春應告訴記者,今年來此賞花的人明顯多了起來,為了能尋找到最佳拍攝角度,他早上8點就在大門外排隊等候。

4月2日,法源寺內丁香盛開。新華社記者楊淑君 攝
結伴來京旅游的任天慧和好友柏瑋婕第一次來法源寺賞花,身穿漢服的她們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春光無限,只為花忙。在網上看到很多人推薦這裡,我們專程來趕花期。”任天慧説。
“在古寺裏‘遇見’春天,很有韻味。”25歲的柏瑋婕告訴記者,她對古建有種特殊的情愫,喜歡到處尋訪“打卡”。“這裡的紅墻綠瓦與江浙老家的建築風格不同,各有特色。來到這裡的人們能夠從首都北京歲月積澱中汲取文化養分,非常珍貴。”

4月2日,游客在法源寺拍攝盛開的丁香花。新華社記者楊淑君 攝
“草木蔓發的美好時節,於古寺中感受歷史積澱,在花開花落間感悟生活的詩意,讓內心在深沉的平靜中又充滿着喜悅。”一位年輕的游客的感慨暗合了今年許多游客賞春的方式——流連清幽古寺古建,感受歷史文化。
清明節前一日,位於北京二環胡同內的智化寺裏海棠花開清雅如玉。儘管降溫後天氣微寒,仍然有不少游客前來觀賞。細雨霏霏,人們撐傘拍照,驚艷於眼前的滿樹繁花。

細雨霏霏,智化寺內盛開的海棠花與古建相互映襯。新華社記者楊淑君 攝
京西潭柘寺內,兩株歷史悠久的“二喬玉蘭”搖曳生姿,紫中帶白的花瓣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遍佈寺內的20多株玉蘭樹迎風綻放,白玉蘭、紫玉蘭等各色玉蘭吐露清香,與千年古剎相映成趣。
“今年一季度游客量明顯增加,旅游市場加速復蘇,有不少外地游客專程前來一睹‘二喬玉蘭’芳容。”潭柘寺景區相關負責人&&,景區通過舉辦玉蘭節等文化旅游活動,讓游客在踏青賞花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據了解,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日前發布10條“漫步北京-2023春花爛漫主題游線路”,邀請廣大游客在春色中漫步北京,感受首都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一到春天,我就成了‘追花’的人。”季春應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臥佛寺的蠟梅、故宮的杏花、萬壽寺的玉蘭、法源寺的丁香……春日的北京在花朵的搖曳生姿中被定格。
策劃、編輯:王黎、李歡
記者:楊淑君
新華社國內部、北京分社聯合製作
-
傅雷銅像在國家圖書館落成
國家圖書館還舉辦了傅雷生平及手稿展、“傅雷杯”全國少兒繪畫大展、傅雷紀念座談會、中法文化交流及青年翻譯論壇等系列活動。
-
北京: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改革
2023年,北京將圍繞促進高質量發展、提升高品質生活,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改革,強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優化政務服務方式,打造更加便利的數字服務。
-
專家: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研發與應用加速崛起
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二期中國藥谷院士專家大講堂上,與會專家&&,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研發與應用正加速崛起。
-
北京市首屆“社區杯”籃球聯賽三人籃球賽開賽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3年4月7日 (體育)(1)籃球——北京市首屆“社區杯”籃球聯賽三人籃球賽開賽 4月7日,街頭籃球運動員吳悠(前右二)在開幕式的表演賽中上籃。
-
2023年海棠文化節開幕式暨海棠詩會舉行
4月6日下午,2023年海棠文化節開幕式暨海棠詩會在北京宋慶齡同志故居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