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倪元錦 任超)打鼾做夢並非睡得香,專家提示,青壯年的睡眠呼吸暫停、兒童打鼾等症狀尤其需要關注。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偉介紹,睡眠呼吸暫停表現為打鼾、呼吸停頓,嚴重時能憋醒,醒後感覺疲乏,白天睏倦,該病症可通過手術或呼吸機來治療。
世界睡眠學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睡眠醫學科主任韓芳介紹,如果患者打呼嚕的聲音很大、忽高忽低,容易憋得滿頭大汗等,就要警惕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3月21日拍攝的北京市海淀醫院2023年世界睡眠日宣傳義診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睡眠呼吸暫停是“夜間殺手”,韓芳指出,臨床調查發現,相比65歲以上的老年人,睡眠呼吸暫停多見於30歲至50歲的青壯年,部分病人酒後發生了夜間猝死,另有部分患者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
專家提示,睡眠呼吸暫停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亦可累及心、腦、肺等多個器官,與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關係密切。
睡眠呼吸暫停在兒童中也並不少見。專家指出,孩子出現胸骨外凸、愛流鼻涕、張口呼吸等特徵若伴隨夜間打鼾,則需重視。
同時,由於打鼾、張口呼吸,兒童長期夜間缺氧,白天就會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導致本應在深睡期(慢波睡眠)分泌的生長激素減少,出現生長髮育遲緩。韓芳建議,家長要及時對孩子的睡眠質量進行監測。
北京要聞
-
秒睡、猝倒、睡眠癱瘓……與君初識"發作性睡病"
今年38歲的“貓熊”是“覺主家”發作性睡病關愛中心的負責人,她服務的公益中心關注了1600多個發作性睡病患者家庭。
-
新華全媒+丨打鼾並非睡得香:警惕睡眠呼吸暫停!
打鼾做夢並非睡得香,專家提示,青壯年的睡眠呼吸暫停、兒童打鼾等症狀尤其需要關注。
-
新華全媒+丨如何擁有健康睡眠?
三是,睡前4小時避免過量飲酒,不要吸煙。
-
北京全年將推出400余場森林文化活動
此外,北京還啟動了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第十二屆踏青節、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森林體驗活動等。
-
大學生求職大賽搭建“就業與職業發展”平台
大學生求職大賽搭建“就業與職業發展”平台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趙琬微)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發展論壇暨2022第三屆中國大學生求職大賽頒獎儀式日前北京工商大學舉行,活動旨在推動大學生充分且高質量就業,搭建政府、高校、企業、大學生的“大學生就業與職業發展”高水平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