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6個月入駐52家數字健康企業
2023-02-07 08:50:17 來源: 北京日報
圖集

  大興經濟開發區企業科研人員正在進行實驗分析。

  立春節氣這天,北京城南的大興經濟開發區傳來好消息: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斯丹姆集團總部正式落戶。這家企業的核心團隊中,不少人都曾在世界500強公司、大型醫藥集團任職。

  除了斯丹姆集團,由中科院、清華大學等數名專家、學者組成核心團隊的中科鴻略也於近日入駐大興經濟開發區。今年1月以來,大興經濟開發區新增註冊企業156家,其中註冊資金千萬元及以上的有26家,跑出當之無愧的“黑馬”招商加速度。

  一年之計在於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023年,大興經濟開發區計劃引進一批標誌性項目,為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産業集群建設增添強勁動能。記者梳理新入駐企業名錄發現,僅過去6個月,大興經濟開發區接連入駐52家數字健康領域高精尖創新企業。

  “我們已經初步形成了數字健康上下游産業鏈,高精尖企業從原創技術研發一直到實現産業化,都能在園區內完成。”大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內的數字健康産業園正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目標是成為千億級數字經濟産業集群的“排頭兵”。目前數字健康産業園有80余個重點項目正在洽談,計劃引進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23年預計可實現稅收1.3億元。

  為了保持這種“黑馬”勢頭,春節假期後開工第一天,企業服務專員們主動與時間賽跑,迅速從“假期模式”切換回“工作模式”——運營團隊一早就走訪各個企業,詢問生産和經營情況;工程團隊則投身於國家級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改造現場,及時協調施工力量。“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天當作三天用。自己洽談的企業成功入駐園區、發展壯大,多有成就感!”運營團隊工作人員説。

  “死亡之谷”經常被用來形容原創技術和産業化之間的鴻溝。數字健康産業園這匹“黑馬”能夠一舉跨越鴻溝,靠的是“集群式招商”新模式。管委會規劃好數字健康産業園之後,並沒有急於拜訪企業,而是篩選、引進該領域的專業力量參與招商。通過與數字健康産業專業運營商國元健康達成合作,大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將園區內樓棟、樓層整體打包租賃給運營商,由運營商統一引進企業,上下游産業鏈形成後,就可以幫助早期原創技術快速提升産業化成熟度,避免陷入“死亡之谷”。

  “傳統招商模式中,我們要挨家挨戶與企業洽談,不光成本高,還很難快速引進大量優質項目。”大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説,新的招商模式實現了數字健康企業集群式發展,營造了數字健康生態圈。有了專業運營商,産業園不僅高度聚焦産業化,每一家企業還能享受到覆蓋技術創新、産業轉化、臨床應用和市場推廣的專業定制化服務,這就能最大程度挖掘企業發展潛能,激發創造力和積極性。

  “集群式招商”模式裏,大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可不是“甩手掌櫃”。通過與國元健康密切合作,雙方共同組建由60多名院士為主導的科學委員會,為新入駐的企業提供科學顧問指導;聯合建設20余個生物醫學實驗室和博士後工作站,為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優質實驗環境。數字健康産業園快速形成了“科學家帶頭、醫學中心實驗室帶動”的産業融合效應,多家國內頂尖醫院也紛紛與園區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進一步暢通科研成果轉化渠道。

  不僅如此,大興經濟開發區還計劃常態化派出商務團赴國內外考察,引進優質的數字經濟項目,學習先進管理經驗。由投資、招商、企業服務和空間運營人員組成的第一支商務團,已於近期赴長三角完成考察,此行收穫頗豐,十來個優質項目正在洽談中。

  具體到數字健康産業,大興經濟開發區還通過整合全球和全國前沿的醫療科技和醫療資源,讓“人才、項目、産品、臨床、市場”碰撞出高質量發展的“火花”,為企業提供涵蓋前沿産業研究、通用技術研發、醫用産品開發、臨床轉化、人才培養、成果孵化、企業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我們在這裡能快速對接到全産業鏈生態服務機構,很多問題不用出園區就能高效解決。”呈諾之興創始人顧雨春説,企業入駐數字健康産業園僅4個月,就有2個産品獲批臨床。另一家高精尖企業高光文明入駐後,園區為企業迅速解決了場地、資金、政策及産業聯盟建設等問題,2022年累計納稅1000萬元以上。(記者 陳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6個月入駐52家數字健康企業
    除了斯丹姆集團,由中科院、清華大學等數名專家、學者組成核心團隊的中科鴻略也於近日入駐大興經濟開發區。另一家高精尖企業高光文明入駐後,園區為企業迅速解決了場地、資金、政策及産業聯盟建設等問題,2022年累計納稅1000萬元以上。
  • 冷空氣再殺“回馬槍” 本週北京山區又將雪花飄
    上周六進入立春節氣,周日進入“六九”。飄雪後氣溫自然也隨之下滑,周四白天的最高氣溫只有2℃上下,濕度加大,體感陰冷。好在波折短暫,陰雪過後,周五白天最高氣溫迅速回歸到7℃左右,午間小溫暖繼續。
  • 4段地鐵續完工 北京未來科學城出行便捷度將升級
    剛剛過去的周末,地鐵昌平線南延正式開通試運營,拉開了未來科學城交通設施升級的序幕。2023年,未來科學城內及周邊區域計劃實現未來科學城路南延、北清路海鶄落段、宏福西路三條道路通車;2024年,計劃完成北清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定泗路改擴建、建材城東路等工程。
  • 擴大人群覆蓋面 北京53萬套優惠房源將迎返工租客
    春節過後,北京迎來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運行服務保障人員等群體的返工季。據悉,該平台將上線房源53萬套(間、床),推出不漲租金、服務費減免、免押金等優惠措施。
  • 建設文商旅複合空間 隆福寺二期2023年將整體亮相
    隆福寺一期的更讀書社已成為京城知名網紅打卡地。本報記者 鄧偉攝  隆福寺一期設置了美術館、共享辦公等功能區,目前辦公空間已經吸引不少企業入駐。隆福寺還在全力推進“數字隆福寺”建設,聚焦消費者、管理者、商戶,開展數字化管理、消費和運營建設,為人們帶來多元化、沉浸式的消費體驗。
芭蕾舞劇《紅樓夢》即將首演
芭蕾舞劇《紅樓夢》即將首演
盛世·花夢|非遺文化譜新年
盛世·花夢|非遺文化譜新年
近600年的古壁畫“活”了
近600年的古壁畫“活”了
北京發布2023年十方面任務
北京發布2023年十方面任務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934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