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 題:鑄“金字招牌” 創“百年老店”——2023開年老字號企業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
2月4日,立春,山東青島。具有百年歷史的&&路步行街上人頭攢動,展示着一個個老字號品牌。由商務部主辦的2023年“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在此啟動。
每逢時令佳節,逛老字號店舖,品老字號美食,看老字號手藝……對很多人來説,一家家承載着歷史積澱的“中華老字號”就是記憶中一抹熟悉的味道,一絲難忘的鄉愁,飽含着濃濃的家國情懷與時代記憶。
百年滄桑,金字招牌。連日來,新華社記者深入全國多地老字號企業採訪調研,觸摸新時代新征程上老字號企業發展新脈搏,探尋未來發展新動向。

2月4日,市民在山東青島“老字號嘉年華”活動即墨老酒展位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王凱 攝
歷久彌新:百年老字號展現新氣象
新春佳節,一家家老字號,讓年味兒更濃,人氣兒更旺。
早晨8點剛過,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門口已排起七八米長隊。店裏新上的“福兔獻瑞”系列兔年糕點,手工鮮做、門店現烤,來晚了就沒有了。“銷售的火爆程度超乎我們預計,今年開年以來整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近40%,已經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北京稻香村副總經理俞大治説。

2月1日,顧客在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排隊購買糕點。 新華社記者 謝希瑤 攝

2月1日在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拍攝的“福兔獻瑞”系列糕點。 新華社記者 謝希瑤 攝
地道京味兒、年味兒,離不開炸醬面中的黃醬,涮羊肉時嚼的幾瓣糖蒜,吃餃子時蘸的一點醋,喝稀粥時就的那一碟鹹菜絲……許多講究的北京人,慕名而來的外地人,直奔百年風味老店六必居。開年以來,北京六必居所有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8%。

1月31日,醬菜師傅在北京六必居加工車間演示醬菜製作技藝。 新華社記者 魏弘毅 攝
一張照片,紀念團圓,傳承記憶。從小就在大北照相館照相的宮先生也帶着自己的孩子前來拍照。“家裏有這個傳統,也想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開年以來,大北照相門市日均客流量2643人次,銷售同比增加45%,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加37%,客流量最大時要排隊3個小時。

1月31日,大北照相(北京前門大街店)顧客絡繹不絕。 新華社記者 謝希瑤 攝
2023年開年,隨着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一家家歷經歲月洗禮的老字號企業也煥發新顏,以其濃厚的傳統文化增添了節慶儀式感,成為消費新亮點。
目前,我國有中華老字號1128家、地方老字號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華老字號創立至今超過100年。
據商務部監測,我國85%以上的中華老字號企業處於盈利狀態,即便是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仍有70%以上的企業保持盈利;2022年,近35%的老字號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突破1000萬元的佔7成以上。
上海老字號國貨“大白兔”成為熱銷年貨;福州百年老店聚春園通過電商將美味銷往各地;廣州老字號數字博物館迎來大批消費者打卡購物……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大批老字號熱度攀升,展現出歷久彌新的生機活力。
兔年春節假期,京東平台“老字號”相關詞搜索上升120% ;去年“618”購物活動期間,百雀羚等老字號品牌多個單品在拼多多銷量同比增長超400%;“雙11”購物節,京東、淘寶等平台多個老字號品牌成交額大幅增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打造中國品牌,培育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和特色傳統文化品牌”。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2023年“老字號嘉年華”啟動儀式上的視頻致辭中説,要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統籌線上線下、全年持續推進,以更高品質的商品供給、更加新穎的消費場景,讓群眾在品味老字號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守正創新:老字號融入新國潮
走進有着“中國布鞋第一家”之稱的內聯升總店,“玉兔迎新”生肖彩繪鞋、“卯足”國潮男鞋十分吸睛;喝一杯 “大內·宮保”咖啡,再逛一逛非遺博物館,以全新方式打開百年老店的傳奇故事。
北京民間流傳:“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恒。”始創於1853年、以做千層底朝靴起家的老字號品牌內聯升,如今也在傳承與創新中融入新國潮。

1月31日在北京前門內聯升總店內拍攝的手工布鞋。 新華社記者 謝希瑤 攝
“希望打破年輕人對於內聯升人老、店老、産品老的刻板印象。”內聯升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旭説。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説,老字號的優勢在於“老”,老品牌、老技藝、好信譽、好口碑。但老字號的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源於“老”,可能存在觀念老化、機制老化等問題,特別是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不夠高,難以滿足當前消費升級和時代發展需要。唯有守正創新發展,才是老字號的出路所在。
守住以人民為中心的“根”,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魂”,借好先進適用技術的“力”,越來越多的老字號鞏固“老”的傳統優勢,順應“新”的時代潮流。
引入“90後”海歸設計師、推出針對“95後”“00後”的潮流副線大內聯升、與國際知名潮牌合作聯名款、推出潮鞋快閃店……近年來,內聯升主動將目光投向年輕人,努力探索“從朝靴到潮鞋”的時尚化轉型。
樣式再“潮”,也離不開一針一線的紮實針腳。2008年,“內聯升千層底布鞋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近40種工具,90多道工序,光是納鞋底,就要花費一個熟練工人3天的時間。”內聯升第四代傳承人的徒弟蔡文科師傅説,目前機納技術還遠達不到人工技藝水平。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李曉松説,正是這些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工匠精神和誠信理念,成為老字號企業不斷適應時代發展、歷久彌新的重要因素。
走進位於山東聊城東阿縣的東阿阿膠産業園,工廠車間處處是科技元素,5G和大數據等技術助力生産工藝及營銷模式持續升級,過去九天九夜的制膠流程在這裡提升了30多倍。預計2022年企業盈利比上年同期增長73%至84%。
天津達仁堂積極探索科研數字化,將臨床記錄“痕跡”轉化為大數據,為學術研究提供支撐;浙江西泠印社聯名《三體》推出多款新奇有趣産品;北京東來順通過盒馬鮮生渠道銷售聯名水餃,利用直播平台“達人探店”拉動銷售……
盛秋平説,老字號的創新應當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是對標先進理念、順應市場機制的創新,是符合企業長期規劃、取得市場普遍認同的創新。只有定準群眾認同、市場認可的“調子”,才能找到守正創新的“路子”,實現長期發展。

這是2021年8月25日拍攝的北京稻香村“零號店”(手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強化品牌:培育壯大“百年老店”
“很多外國人不會説中文,也能説出片仔癀三個字。”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緯奇説。
開年以來,位於福建漳州的片仔癀生産車間加班加點,一批批産品陸續銷往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海外多個國家。僅元月上旬,産品銷量就達去年全年的十分之一。
福建漳州方言把熱毒腫痛統稱為“癀”,因一片即可退癀,故名“片仔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片仔癀已走過近500年歷史,以其獨特的配方和療效,受到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老字號在消費促進、産業升級、文化引領、民族自信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具有極大的品牌價值開拓空間。
盛秋平説,從國際上看,重視對老字號的保護支持是普遍做法,日本僅2022年就有1300多家企業迎來了“百年生日”,入選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的德國企業中,有一半發展歷史超過百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培育壯大一批我們自己的“百年老店”。

1月31日,“大內·宮保”咖啡店的店員在製作咖啡。 新華社記者 魏弘毅 攝
推動老字號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生活、弘揚當代價值——
近日,商務部會同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印發了《中華老字號示範創建管理辦法》。從歷史文化深厚、經營管理規範、創新發展能力三個方面突出“優中選優”“動態管理”,設計量化的認定指標,把真正的好品牌找出來。
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司長鄧超説,要通過加強老字號文物的保護利用、活態傳承,讓老字號文物活起來,讓人民群眾真正能在原址原境品味中華老字號的原汁原味。
支持老字號在創新發展中打造更加硬核的質量品牌——
如今,上海老字號鳳凰也在海內外迎來新飛躍。其生産的鋰電助力自行車遠銷歐美日發達國家,售價是傳統自行車的十倍乃至數十倍。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品牌總監徐力説,2019年以來,鳳凰調研發現鋰電助力自行車市場不斷增長,於是加大從研發、生産到銷售投入力度,組建高標準鋰電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獲得不少專利。
引領老字號以高品質産品提升信譽度,滿足人民更美好生活需要——
質量是品牌的生命。近年來,中華老字號企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也有個別企業出現質量和品牌下滑現象,甚至被詬病“倚老賣老”,一定程度折射出一些老字號企業重營銷輕品質、重規模輕口碑、重短期輕長遠等問題。
“老字號好不好,必須由人民説了算。”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李剛説,商務部將會同多部門多措並舉,及時跟蹤老字號企業市場表現,引導規範經營,鼓勵創新發展,幫助更多人民真正喜愛、經過市場檢驗的好品牌培育壯大為“百年老店”。(記者謝希瑤、王雨蕭、魏弘毅、張昕怡、袁敏、吳劍鋒、周蕊)

視頻記者:季曉莊 姜賽 殷家捷 潘旭
海報設計:趙丹陽
-
新華全媒頭條丨鑄“金字招牌” 創“百年老店”——2023開年老字號企業新觀察
每逢時令佳節,逛老字號店舖,品老字號美食,看老字號手藝……對很多人來説,一家家承載着歷史積澱的“中華老字號”就是記憶中一抹熟悉的味道,一絲難忘的鄉愁,飽含着濃濃的家國情懷與時代記憶。
-
就是這個味兒 老字號元宵現場開搖
每逢時令佳節,逛老字號店舖,品老字號美食,看老字號手藝……對很多人來説,一家家承載着歷史積澱的“中華老字號”就是記憶中一抹熟悉的味道,一絲難忘的鄉愁。
-
記者探訪北京各大超市 彩皮“福”字湯圓賣得好
上午10時許,記者走進幸福榮耀超市農大南路店,就聽見叫賣元宵、湯圓的吆喝聲,只見各種品牌、口味的元宵、湯圓已然成了食品區的“主角”。除了黑芝麻、花生、果仁、豆沙等傳統口味,各類水果、堅果、可可等新口味也一應俱全,每個冷櫃前都擠滿了前來選購的顧客。
-
扭秧歌划旱船 踩高蹺舞龍燈 各路特色花會鬧元宵
天南地北的小吃、鑼鼓喧天的花會、各有絕活的手藝人……京城各處的特色花會活動回歸,在載歌載舞中“鬧元宵”現場還有文旺閣木作展、唐小院捏糖人、大運河禮物展示、萬花鏡科學館展示等活動,為游客帶來了豐富的文創産品體驗。
-
“輝煌冬奧”主題展覽5日上午在國家速滑館開幕
展覽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申辦、籌辦、舉辦,北京冬奧精神的弘揚和冬奧遺産傳承等為核心內容,分為精彩賽會、輝煌歷程、冬奧精神、遺産傳承4個單元。在精彩賽會板塊,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精彩瞬間、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拼搏時刻等圖片吸引了不少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