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鏡頭!”北京前門大街上,喜慶的小燈籠綴滿人行道旁的樹枝,暖黃色的燈光照亮古建。2月5日,元宵佳節,不少市民游客來到這裡,用相機記錄美麗的風景,在古色古香的街道裏感受節日氣氛。

游客們在前門大街上游玩、拍照。新華社記者 田晨旭 攝
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裏,各色小吃店的吆喝聲吸引了市民肖先生一家。今年過年期間,肖先生帶着妻兒回老家過年,元宵節又把老人接來北京,“一家人團團圓圓才叫過年嘛。”肖先生笑着説。
賞花燈、猜燈謎、逛廟會……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元宵節承載着一家團圓的美好寓意,也在歷史變遷中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元宵節期間,北京市圍繞“歡歡喜喜過大年、張燈結綵鬧新春”主題,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200項、345場,營造喜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鹿世界科普主題園內,小朋友在展示製作的燈籠。(受訪者供圖)
舞獅上下翻騰、腰鼓聲聲響亮。在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鹿世界科普主題園,元宵節主題文化活動正熱鬧上演。
活動現場,舞獅表演、小車會吸引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相聲《鬧花燈》、川劇變臉等精彩節目輪番上場。圍繞元宵節主題元素及非遺項目開展的花燈、面塑、糖葫蘆、茯苓餅製作,老北京兔爺展銷等親子類互動體驗項目,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來體驗。
“看完節目我們就過來體驗手工項目了。”在燈籠製作體驗區,市民王女士正和孩子一起製作燈籠。“讓小朋友參與非遺手工製作,和大家一起猜燈謎,既是一次快樂的假期活動,也能學習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很有意義。”王女士説。

游客在北京世園公園觀賞以生肖萌兔為主題的迎春年味兒區。(新華社發 畢尚宏攝)
以生肖萌兔為主題的迎春年味兒區、展現百花齊放的“花團錦簇”燈組、展示傳統戲劇中人物扮相的“京劇臉譜”燈組……在北京市延慶區,以“盛世·花夢”為主題的北京世園花燈藝術節點亮了夜空。
北京世園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柳彥介紹,本屆北京世園花燈藝術節以謳歌盛世中華、展現新時代中國夢為整體設計思路。在公園裏,游客們可以觀賞到170組、3900盞特色花燈。同時,特色花車游園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圍觀拍照,與巡游演員互動。
“我們還為游客打造了特色美食區,讓游客賞花燈、品美食、觀非遺、猜燈謎,體驗傳統味兒十足的元宵佳節。”柳彥&&,元宵節後,北京世園公園的花燈將繼續點亮,持續至今年10月15日。各類地方特色小吃、民俗活動仍舊保留,打造獨屬於北京世園公園特色的夜間文化消費業態。

北京世園花燈藝術節上的“京劇臉譜”燈組。(新華社發 畢尚宏攝)
據了解,除傳統的元宵節活動外,北京市各區還開展了中國春節傳統美食主題展、新春典籍文化展、讀者選書等系列活動,並在72個劇場舉辦75&、136場演出。此外,各大文旅商融合集聚區、網紅打卡地、微度假目的地也推出了眾多文旅體驗活動,共同營造喜氣洋洋、團圓和諧的節日氛圍。(記者田晨旭、楊淑君、李春宇)
-
北京市各大商圈迎客流高峰 餐飲業“開門紅”
今年元宵節正值周末,元宵節前一天又恰逢立春,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北京各大商圈迎來客流高峰,市民們紛紛抓住春節的“尾巴”,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氛圍。
-
喜迎元宵佳節 非遺文創市集 擦亮大美房山
京繡、北京燈彩、風車、風箏、剪紙、雕漆、葫蘆烙畫、泥塑、面塑……2023年房山區元宵節活動昨日亮相。共分為“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2023年房山區元宵節非遺文創市集和文藝展演兩個部分,通過場外和場內不同的表現形式全方位地為全區人民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
北京至秦皇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京秦高速公路全長約264公里,其中,遵秦段全長約165公里,總投資約314億元,是河北省一次性建成山區高速公路里程最長的單體項目。
-
北京市將啟動“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
記者近日從市發改委獲悉,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市發改委將會同各有關單位組織開展“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中期評估評估對象為“1+16+56”規劃體系,即《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16個區級“十四五”規劃《綱要》和56個市級專項規劃。
-
科技工作站建到地頭 75項農業科技成果落地京郊
十幾年來,潘青華跑遍了北京郊區適宜種植棗樹的村落,手把手地教果農種植要領、病蟲害防治技巧等。市科協介紹,依託鄉村振興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平台,頂尖的農業科技真正在鄉土生根發芽,建起一支“帶不走的幫扶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