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們為村民寫新春祝福春聯。記者 吳鏑攝
“孟老師好!這‘舍得’的‘舍’字,為何這筆豎冒了頭?”“問得好!你是不是覺得這是寫錯字了?”北京書協的書法家孟希全笑着拿出手機,調取了王羲之等歷代書法家碑帖圖片,放大了其中“舍”字的寫法,果然那一豎就是冒着頭。“原來有出處,學了一招。”圍着的村民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1月12日,2023年第一場雪飄落在“最美冬奧城”延慶區。13位書法家、6位民間藝術家頂風冒雪,跟隨北京市文聯“福滿京城 春賀神州”春節送“福”到家惠民活動,為香營鄉送去新春文化大餐。送“福”是傳統,送“智”則是驅動這傳統延續下來的深層次動力。
筆酣墨飽,一副副春聯、一個個福字躍然紙上,裏仁堡村文化大院最大的屋子裏滿是墨香。寫出了一身汗的書法家崔勝輝趁着休息空當,與延慶區文聯的工作人員開了個短會。“新一年就得加強培訓,重在傳承經典。”崔勝輝雖然供職於中國書協,但也是延慶區書協名譽主席。每一次來,他都帶着觀察和思考。今年,延慶區的書法類比賽把關會更嚴,要求也更高,以此促進書法愛好者的學習動力。
相對於書法交流的雅致,民間藝術家工作&前的教與學,都透着“鬧新春”的熱鬧。“我要個兔子”“我要一匹馬”“我要蚱蜢”,66歲的許仲琴和老姐妹們圍着草編藝術家張邦喜説出一長串願望清單。不過張邦喜更願意授人以漁。他邀請圍觀的娃娃學習用蒲草製作玫瑰花,短短幾分鐘,小徒弟臉上就露出成功的得意神色。糖人藝術家厚貴銀則耐心引導大人孩子自己動手吹糖人。小娃娃鼓起小臉用力吹,兩隻手左抻右拽想捏出個兔子。
熱烈的年味愈發濃郁,在場幾乎所有大人孩子都深受感染,希望上手學些民間手藝。但剪紙藝術家孫二林也送出了一份頗理性冷靜的新春祝福。“一時興起很容易,但要堅持、要鑽研透卻很難。”她不斷對前來請教的村民們囑咐,“創作剪紙時,耐心和細心是基本功。”
熱烈的創作、交流、教學、互動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屋外,瑞雪下了又停,停了再下,屋瓦場院逐漸籠罩在銀裝世界中。屋內,首都文藝家送來的新春祝福不僅提前點燃了春節的喜慶氛圍,也在很多人心中種下了藝術的種子,自待日後發芽。
2023年春節前後,北京文聯組織的藝術家送“福”活動還將繼續,將送出總量達1萬張的福字。北京市文聯準備的春節文化“大禮包”還將在老舍劇場陸續安排京劇《林沖之火併王倫》、話劇《鼓樓一拐彎》《尋找春柳社》,以及魔術、相聲、評劇、曲劇、皮影劇、木偶劇等演出,將陪伴市民度過雅致祥和的春節。(記者 李洋)
(原標題:首都文藝家送“福”到農家)
-
首都文藝家送“福”到農家
-
“2023歡樂春節 暢享京城”14日開啟
-
融入首都歷史文化與記憶 拓展河湖空間開放共享
-
京城初雪“助燃”市民滑雪熱情
-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揭曉 58位科學家獲資助
當日,“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揭曉首期獲資助名單,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大領域的58位傑出科學家成為首批新基石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