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産、重點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抓好惠企政策落實,分企施策提升企業活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持續壯大新動能……近段時間,多地多部門緊抓四季度這一關鍵時間點,加快推動穩工業政策措施全面見效,確保四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為2023年實現“開門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打下基礎。
穩鏈保暢 生産按下“快進鍵”
生産線上,眾多機械手臂在忙着組裝焊接;倉庫前後,原料有序入駐,成品汽車有序運出……日前,合肥比亞迪公司再次公布好消息:11月,企業單月實現産值超40億元,1至11月累計實現産值100.4億元,從第一台車下線投産到實現百億産值,僅用了5個月時間。
“穩定暢通的産業鏈供應鏈,對企業穩産達産至關重要。”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為保障汽車等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生産,企業所在轄區制定專門方案,抽調工作人員與企業員工一同辦公,指導企業做好應急預案和物資儲備。與此同時,安徽正加快補鏈、延鏈、強鏈,打造從整車製造到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産、銷售的産業生態系統,構建完備的汽車産業鏈供應鏈。
今年以來,工業經濟總體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10月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出現小幅波動,産業鏈供應鏈還存在一些卡點堵點,企業生産經營還面臨一些困難,持續恢復基礎仍不穩固。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於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從多措並舉夯實工業經濟回穩基礎、分業施策強化重點産業穩定發展、分區施策促進各地區工業經濟協同發展等多個方面提出17項具體舉措,更加注重聚焦薄弱環節精準加力,確保四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其中,在着力保持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聚焦重點産業鏈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確保重點企業穩定生産和物流暢通,加強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
與此同時,寧波發布《關於支持工業企業“衝刺四季度、勇奪全年紅”的若干意見》,通過“真金白銀”支持工業企業增投資、快達産、穩增長;江西分産業、分領域開展一批供需對接、産銷合作活動,推動産業集群內外部對接合作……不少地方抓住當前經濟恢復的重要窗口期,推出創新舉措,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企業穩訂單、穩生産。
惠企助企 持續提升發展活力
近期,蘇州晟成光伏設備有限公司研發的高端光伏組件設備生産線投入量産。這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主要從事光伏行業智能化裝備研發、製造及銷售,産品遠銷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緊跟産業動向擁抱新工藝、新技術,今年研發投入超8000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120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祖國良告訴記者,受益於創新激勵、減稅降費等政策措施,企業對加強技術創新的動力更足了。目前企業投資10億元建設智能裝備製造中心正開足馬力,預計明年多個高附加值産品將實現銷售及出口雙增長。
當前一系列惠企減負政策舉措加快落地顯效。近期,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委託第三方機構對製造業企業負擔情況進行了調查評估。調查顯示,企業對涉企行政事項清單制度、涉企收費減免、稅收緩減免退方面的各項政策措施滿意度超九成,認為相關舉措為應對疫情反復等超預期因素衝擊、助力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好各項惠企政策落實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針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等進一步制定了精細化舉措。鼓勵大企業發揮“頂梁柱”作用,特別是中央工業企業要發揮好對産業鏈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在支持中小企業方面,鼓勵地方&&配套舉措,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強化對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活動的支撐。
“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主體是企業。大型企業發揮規模效應直接保障了工業穩定發展,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是保障供給、吸納就業的必要力量。”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所工業室主任付保宗對記者&&,一系列措施有望進一步調動不同規模、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性,激發競爭活力,增強市場信心。
數字化提速 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加快5G全連接工廠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眼下,抓住“數字化”這個關鍵詞,工業企業不僅實現供需協同和生産效率提升,也進一步積蓄髮展後勁。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軋電車間,超大的機床上,一個個數十米長的巨大“零件”在一圈圈轉動中反復被削磨成圖紙上的樣子。這些巨大“零件”將組合拼裝,成為大型船舶、水電站的基礎構件。
依靠中國移動One Power工業互聯網平台,軋電車間34&數控機床都安裝上了數據採集模塊。“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實現了訂單管理模型下的人工、動力電、低值易耗品、機物料等成本分攤,為後續的訂單效益分析提供了數據支撐,助力大國重器智造升級。”中國一重集團(黑龍江)重工數字化轉型辦公室項目經理張繼鵬説。
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從部委到地方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強化數字化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增強企業轉型能力;山東將“一業一策”推動鋼鐵、化工、有色等重點傳統行業改造提升;上海將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快製造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研發投入……
“數字技術正深刻改變製造業發展模式,加速提升産業效率,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新産業,為工業增長創造新動能。”付保宗説,要落實好“首&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扶持政策,進一步激發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的動力,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記者 郭倩 劉巍巍)
-
國家中醫藥局中醫疫病專家委員會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疫病防治專家委員會12月10日晚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介紹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如何運用中醫藥方法居家治療及康復。
-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為何更易出現重症?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疫苗必要性大嗎?——權威專家解答防疫熱點問題
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病毒一直在變異,奧密克戎變異株對於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來説依然是危險的病毒。中國疾控中心對我國已經開展接種的超過34億劑次、超過13億人的不良反應監測發現,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我們常年接種的其他一些疫苗相當,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還略低於年輕人。
-
強動能促發展 穩工業組合措施為企業蓄力
其中,在着力保持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聚焦重點産業鏈薄弱環節加快補齊短板,確保重點企業穩定生産和物流暢通,加強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抓好各項惠企政策落實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針對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等進一步制定了精細化舉措。
-
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170多家企業已全部復工復産
隨着近期北京市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多家企業生産按下復工復産“快進鍵”。12月10日,北青報記者來到亦莊生物醫藥園,園區內的康源博創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實驗室裏,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複雜的精密儀器。
-
周末“錯峰”游 北京各景區門票預訂量環比增五成
上周六,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市民在冰面上盡情馳騁,體驗滑冰樂趣。12月10日和11日,北京環球影城客流回溫,部分熱門騎乘項目的排隊時長達到20分鐘或30分鐘,一些外地游客特意前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