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潮白河畔,東竹園賓館近日正式開工改造,預計年底將變身服務市民的養老院。這是市屬培訓療養機構改革中率先實現全面劃轉移交的納改機構,也是本市首家啟動適老化改造項目的轉型機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積極破解歷史遺留非經營性資産移交難題,推動培訓療養機構向養老服務設施轉型。
彌補養老床位缺口
根據北京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60歲及以上人口為429.9萬,佔人口總數的19.6%。養老設施不足等問題也成為當下困擾許多老人的難題。
今年年初,本市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産轉型發展養老服務設施的承接主體和國有企業健康養老闆塊資源的整合主體——北京健康養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按照其計劃,將力爭五年內發展養老照護床位1.5萬張,輻射服務3.5萬戶家庭。
今年上半年,首批擬轉型機構全面移交劃轉至康養集團。“推動具備條件的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為養老服務設施,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在較短時間內增加一定數量養老床位,彌補供給缺口。”相關負責人説,本市堅持“一家一策”精細化制定轉型改造方案,利用培訓療養機構基礎條件較好、改造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轉型後重點提供普惠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家轉型機構年底亮相
首批擬轉型機構中,東竹園賓館率先啟動適老化改造。東竹園賓館佔地面積約1.4萬平方米,原有客房90間,不同規格的會議室8個,大中型餐廳各1個,設有球類活動室、健身房等休閒娛樂設施。建築裝修及內部房間設施情況良好,相關配套設施完善,住宿餐飲功能完備,為推進適老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基礎。
根據改造方案,現有客房及部分一層公共空間將改造為老人居住及服務空間,轉型後共設置養老床位218張;現有4號樓改造為老人專屬用餐區、6號樓改造為員工辦公區,同時根據未來使用需求,建設內設醫療機構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場所,並將原有部分娛樂休閒設施重新規劃改造為公共洗衣等配套空間。
“按照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標準,從助行、助力、助浴、防滑、去銳等方面,全面實施硬體設施適老化改造,並通過優化園區景觀環境基礎,打造美麗宜居的頤養之所。”相關負責人説,東竹園賓館適老化改造預計年底前具備使用條件,屆時將力爭為各類養老人群提供智慧、溫暖的養老照護服務。
探索形成一批好經驗
從賓館到養老院,轉型並非易事,土地合規使用、房屋確權登記、人員安置等關鍵問題都亟須改革破解。
“本市成立了聯合工作組,高位高頻推動,試點先行,解剖麻雀,推動破解了一批適老化改造中的共性問題。”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障改革有序推進,北京建立了全過程、高效率、可核實的改革推進落實機制,高質高效抓好劃轉移交等各項任務落實;細化形成3版問題清單,針對物業委託管理、無償劃轉等領域問題分類研究解決路徑;“一人一策”精準解決社保公積金欠繳等歷史遺留難題。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協同發力,制定了加快推進首批培訓療養機構適老化改造的工作方案。“堅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在合法合規前提下,適度突破常規,合理簡化工程報建及改擴建程序,持續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相關負責人説。
記者獲悉,下一步,市發改委將研究謀劃“小切口”支持措施,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樣板”,助力首都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記者曹政)
(原標題:首家!市屬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院)
-
首家!市屬培訓療養機構轉型養老院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積極破解歷史遺留非經營性資産移交難題,推動培訓療養機構向養老服務設施轉型。
-
我國區域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升 有力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
日前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2》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區域科技創新水平普遍提升,重大戰略區域科技創新發展成效顯著,多層次、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更加完善。
-
通過網約車等跨區域出行乘客不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
據了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要求更加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涉交通運輸工作。
-
兩部門發文明確“十四五”時期城鎮化與城市發展領域科技創新重點任務
重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持續發展,建設行業專家智庫。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擔重大科研項目,開展獨立性和原創性研究等。
-
新華全媒+|核酸檢測如何優化 居家監測如何進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回應熱點問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説,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可以居家觀察治療的,在此期間要做好個人健康監測,有問題隨時&&社區醫生,必要時到醫院進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