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居家時判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應對?服用中藥要注意什麼?——權威專家回應防疫熱點
新華社記者
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在減弱,若居家時出現類似於感冒的症狀,如何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若感染,服用中藥要注意什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權威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就公眾關心的問題接受採訪。
1.問:若居家時出現類似於感冒的症狀,如何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了如何應對?
王貴強:從當前全國病例來看,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後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重症化的比例明顯降低。隨着疫苗接種的普及,逐漸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病毒致病力下降。
我們強調分層診療和救治,一般病人可居家觀察治療,重症或有重症風險的病人需到醫院進一步診治。居家時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可用解熱鎮痛藥,物理降溫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一些中藥、抗病毒藥等,同時建議抗原自測。
做完抗原檢測後,如果是陽性應及時上傳報備,並密切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態,觀察是否有異常症狀,如果有明顯的病情變化,比如呼吸困難、氣短、基礎病加重等,要及時跟社區醫生&&報備,必要時到醫院進一步診療救治。
2.問:若感染病毒,服用中藥要注意什麼?
劉清泉:從原始株到德爾塔再到奧密克戎,病毒的致病性越來越弱,而傳染性強了。從中醫角度看,核心病機的變化是一種風熱夾濕夾毒的特徵,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一是發燒,熱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幹;三是乏力,有些人會在發燒前或者發燒中出現骨節酸痛、全身酸痛等。隨着3至5天的變化,這些症狀會逐漸消失。
對這種風熱引起的外感類疾病,治療上一般給予病人具有疏風、清熱、化濕、解毒、解表功效的這一類中成藥物。
北京要聞
-
新華全媒+|解讀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
同期,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15.5%,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5.4%。
-
北京市實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高風險區人員,隔離第5天進行採樣,檢測結果為陰性後及時解封。
-
多管齊下降成本穩預期稅費“紅包”
針對中小企業高度關注的拖欠賬款問題,本市多部門協同聯動,開展專項行動。
-
院士科普進校園線上開啟 加大科普資源供給
院士科普進校園活動由市教委聯合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辦。
-
京城東南將添一條交通主幹道 提供出行便利
大羊坊路(東三環—東五環路)道路改建工程項目日前獲批,京城東南部將添一條交通主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