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張驍、夏子麟)承擔卡塔爾世界盃決賽、閉幕式等重要活動的主體育場盧塞爾體育場的施工建設任務由中國企業完成,該體育場標誌性的主體鋼結構和屋頂索膜結構也出自中國設計師之手。
主體鋼結構和屋頂索膜結構相當於盧塞爾體育場的“鋼筋鐵骨”。不僅要給人帶來美的視覺享受,還要有足夠的承載力,同時兼顧經濟性。這一複雜的設計難題被一家北京企業破解,他們此前設計的作品公眾耳熟能詳:北京工人體育場、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國家體育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北京冬奧村……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建院)總工程師朱忠義告訴記者,主體鋼結構和屋頂索膜結構是盧塞爾體育場最複雜的系統。針對索膜結構設計,團隊開發出一套綜合形態分析方法,可以使索膜結構的位置、形狀嚴格滿足建築要求,進一步開展多工況下的線性計算分析後,形成解決難題的關鍵技術。
在體育場主體鋼結構設計過程中,團隊則開發出一套參數化建模程序,能夠高效開展多方案研究。中國設計師提出的“曲線V柱”結構方案,不僅取得優雅的建築視覺效果,滿足功能要求,還節省用鋼1.2萬噸、減少鋼結構造價約40%。

建設中的盧塞爾體育場
朱忠義透露,由於盧塞爾體育場結構體系複雜,團隊從設計之初到最終建造,全過程使用了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基於BIM數據庫和大量國産自主研發的操作程序,使BIM建模和出圖效率較傳統手段提升80%以上。可視化三維模型和傳統二維圖紙的同時交付,為設計、施工的一體化開展提供了巨大便利。
朱忠義告訴記者,儘管近年來國內優秀建築工程不斷涌現,但國際舞&上“中國設計”的身影還很少,盧塞爾體育場就是中國設計師踐行“走出去”戰略、打造“中國設計”品牌邁出的重要且紮實的一步。

設計師朱忠義(左一)和鄧旭洋在現場工作
“與外方合作是不斷磨合、增進信任的過程。”朱忠義回憶説,早在項目投標階段,北京建院團隊曾提出7種以上的結構優化設計方案,對每一種方案都進行了詳細計算,給外方留下深刻印象。中標後,團隊在北京和多哈的兩個設計小組跨越時差,24小時不間斷接力工作了一個月,按期提交各方滿意的設計方案。
工作期間,北京建院團隊向外方展示了他們設計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作品,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水平、態度和效率打動外方。至後來,每次召開重要會議時,體育場業主單位都要邀請中國設計師出席,雙方溝通愈發順暢,最終保障體育場高質量交付使用。

建成後的盧塞爾體育場
“卡塔爾世界盃非常精彩,但更讓我激動的是,‘中國設計’‘中國智造’已經站在世界舞&上,‘中國貢獻’如繁星一般照亮了這屆世界盃。”朱忠義説。
圖片來源:北京建院提供
-
北京師範大學:探索打造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共同體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26日在首屆教育局長高峰論壇上&&,北師大將與各市縣教育局攜手,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教育發展差距,産出基層教育治理模式經驗,為建設新時代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謀良策、探新路、出實招。
-
社區組織線上活動豐富宅家生活
本週末,京城社區和街道發揮自身優勢,推出線上活動,豐富居民的宅家生活。
-
2024年起一系列高招政策將進行調整
從2024年高考開始實施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對高校選考科目進行了優化調整。
-
京城空氣質量不斷刷新紀錄
全市已有1.8萬條城市道路實行清掃保潔分級管理,2412條具備條件的背街小巷100%實現機械化作業。
-
《北京三千年》出版:從考古發現看北京建城史
由北京日報特別報道部編著的《北京三千年:從考古發現看北京建城史》一書,近日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