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登記與職工社會保險參保登記合併辦理;逐步取消《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近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進一步強化農村勞動力就業管理服務的通知》,進一步深化就業領域“放管服”改革,規範本市農村勞動力就業管理,不斷提升就業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參保。
農村勞動力是指具有本市農業戶籍,男16至59周歲、女16至49周歲(全日制在校生及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除外),具有勞動能力,已經轉移就業或目前無業正在尋找工作的人員。
《通知》提出,要以未就業參保農村勞動力為重點,開展就業需求摸查,詳細了解掌握未就業參保農村勞動力基本信息、失業原因、技能水平、就業參保意願等。
農村勞動力登記手續將進一步精簡優化。在辦理渠道上,符合條件的農村勞動力,可持有效身份證件(包括居民身份證、社會保障卡),提供個人求職或轉移就業信息,通過戶籍地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線上途徑(包括市人社局政府網站、“北京人社”APP、“北京人社”微信公眾號)辦理求職登記或轉移就業登記。有轉移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力辦理求職登記或轉移就業登記時,不再提交低保、殘疾、學歷、職業資格、就業失業證明等材料。
在辦事環節上,農村勞動力被用人單位招用且參加職工社會保險的,轉移就業登記與職工社會保險參保登記合併辦理,轉移就業登記信息以職工社會保險參保登記信息為準,無需單獨辦理轉移就業登記。農村勞動力對合併辦理結果有異議的,可向戶籍地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出覆核申請。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做好覆核工作,並及時將覆核結果告知個人。
同時,將社會保障卡作為農村勞動力辦理求職登記、轉移就業登記、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和各項促進就業政策的主要憑證,逐步取消《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已發放的《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繼續有效。農村勞動力未持有社會保障卡或確需《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的,可通過戶籍地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線上途徑申領電子證件或打印轉移就業登記記錄。
《通知》要求,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加強對本市農村勞動力的動態跟蹤管理,提供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全程記錄服務頻次、服務效果、政策落實等情況。
對未實現就業參保的農村勞動力,根據個人需求,主動提供政策法規諮詢、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推介就業創業政策和職業培訓項目,開展求職技巧指導,精準匹配崗位信息並回訪求職結果。
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給予優先和重點幫扶,開展一對一就業援助,跟蹤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其盡快實現就業參保。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可按規定納入社會公益性就業組織托底安置。
對已實現就業參保的農村勞動力,做好就業後的定期跟蹤服務,重點掌握農村勞動力就業動態,加強促進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宣傳,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穩定性。(記者 代麗麗)
(原標題:本市推動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參保,逐步取消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 社保卡將作為享受公共就業服務主要憑證)
-
社保卡將作為享受公共就業服務主要憑證
農村勞動力未持有社會保障卡或確需《北京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證》的,可通過戶籍地鄉鎮(街道)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線上途徑申領電子證件或打印轉移就業登記記錄。
-
金融舉措靠前發力 全力推動經濟回穩向上
受疫情、外部衝擊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金融靠前發力,近期推出一系列舉措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
-
北京:疫情防控處於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關鍵時期
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當前,北京市新增病例數持續高位增長,社會面病例數上升勢頭明顯,波及範圍廣泛,首都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
-
26日0時至15時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454例
11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11月26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454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2026例、社會面篩查人員428例。
-
報告顯示中國在國際數字生態格局中居第一梯隊
今年,實驗室又聯合合作方首次發布國際數字生態指數,刻畫國際數字生態格局及中國地方數字化發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