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長江流域旱情持續 抗旱供水總體可控——專訪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負責人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當前,長江中下游江段及鄱陽湖、洞庭湖水位均為歷史同期最低,長江流域旱情持續。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姚文廣2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目前抗旱供水總體可控,將繼續優化長江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保障城鄉供水安全。
長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積2985萬畝
水利部統計顯示,今年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至八成。
姚文廣説,當前,長江幹流及鄱陽湖、洞庭湖兩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56米至7.72米,宜昌以下長江江段及兩湖水位均為歷史同期最低。
其中,9月23日6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7.10米,刷新1951年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最低水位;當日7時,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發布枯水紅色預警。
據水利部統計,目前長江流域耕地受旱面積2985萬畝,仍有29萬人、35萬頭大牲畜因旱臨時飲水困難,主要分佈在重慶、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和貴州六省市。
新一輪水庫群聯合調度專項行動補水18.7億立方米
姚文廣説,面對持續旱情,水利部門密切關注、積極應對。水利部滾動預測、預報長江流域旱情,及時發布乾旱預警,加強分析預演。同時,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有針對性地部署抗旱工作。
9月12日,水利部啟動新一輪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調度長江上游水庫群、洞庭湖水系水庫群、鄱陽湖水系水庫群為下游補水,確保群眾飲水安全,重點保障“一江兩湖”旱區的356座大中型灌區1460萬畝中稻和晚稻灌溉用水需求,以及眾多小型灌區秋糧用水需求。目前,新一輪專項行動已補水18.7億立方米。
據介紹,水利部商財政部下達中央水利救災資金65億元,支持旱區打井、修建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蓄引提調等抗旱應急工程、添置提水運水設備、補助抗旱用油用電。目前,有關省市已將資金分解到縣,水利部已下發通知和召開視頻會議,要求1個月內落實到具體項目,充分發揮救災資金效益。
姚文廣&&,目前,長江流域抗旱供水總體可控,大中型灌區的灌溉水源和城鎮集中供水得到有效保障。
多措並舉應對可能持續或發展的旱情
據預測,今年秋季長江中下游地區降雨偏少,長江幹流和兩湖水位將持續走低,旱情可能持續或發展。
“綜合分析目前水庫蓄水與秋糧灌溉需水,大中型灌區秋糧作物灌溉是有保障的,水利部將根據作物生長周期,科學調度,滿足灌溉用水需求;長江中下游和兩湖地區多屬平原地區,地下水位高,部分大中型灌區末端和眾多小型灌區可通過打井提水有效解決灌溉水源。”姚文廣説。
他同時&&,展望今冬明春,隨着中稻、晚稻等主要需水農作物成熟收割,農業用水將逐漸減少,油菜、小麥、蔬菜等越冬作物需水量相對較少,現有蓄水和天然降水基本可滿足越冬作物用水需求,但部分沒有灌溉條件的“望天田”可能受到影響。
他説,下一步,水利部將根據旱情發展和流域用水需求變化,精準對接不同階段供水保障目標,優化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指導旱區加強節約用水、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強化抗旱水源統一調度和管理,保障城鄉供水安全。
“長江流域這樣的豐水地區發生嚴重乾旱,也給我們提出更多警示,必須立足長遠。”姚文廣説,將繼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抗旱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強化節水和水資源管理,進一步提升抗旱減災綜合能力。
-
中國農民豐收節推薦讀物《稻花香裏話豐年》即將出版
中國農民豐收節推薦讀物《稻花香裏話豐年:一粒米的時空旅程》近期將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
第四屆北京格鬥搏擊俱樂部聯賽落幕
-
“文小明”“游小園” 北京公園“文明游園”形象標識發布
北京文明游園有了“形象代言人”。即日起,全市200多家公園將陸續通過門區展架、宣傳海報等,展示文明游園吉祥物、海報、LOGO等,向市民游客傳播文明理念,弘揚文明新風。
-
北京菊花文化節開幕 15萬平方米菊花盛放等您賞
眼下,2022北京菊花文化節正在進行中。北海公園展期為10月21日至11月7日,在闡福寺及西岸東岸沿線集中展示標本菊、小菊盆景、插花、大立菊、多頭菊、造型藝菊等,佈置品種菊、小菊、多頭菊、小菊盆景、造型藝菊等花卉1.5萬盆。
-
邂逅“醉”美秋天 豐&推出四條秋季旅游線路
其中,北京世界公園“金秋國際旅游風情季”將於國慶期間拉開帷幕,市民可以看到南方舞獅、環球風情花車巡游等演藝活動。秋日出游少不了田園觀光和農事活動,廣大市民可以到北京郭莊子農時薈農趣樂園體驗超多有趣的戶外項目,還可以到洛平精品採摘園感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