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淡淡桃香,走向北京市平谷區的田間地頭,紅黃漫染的蟠桃壓滿枝頭,桃農們伸手一顆顆摘下,放入胳膊上挎着的桶裏……這便是平谷大桃豐收的斑斕畫卷。甘甜的大桃滋味裏,濃縮着平谷這一“京郊桃源”的十年之變。
“大桃之鄉”名號漸響
“現在我們的桃都不夠賣。不少回頭客直接找我們買,網上賣出去的也越來越多。”平谷區金海湖鎮郭家村大桃種植戶王自龍,擁有200多畝桃園,這個收穫季,他專門雇了一名年輕人在線上直播間“帶貨”。
平谷位於北京東部偏北,三面環山,當地沙質且含鉀量高的土壤,正是桃樹發榮的沃土。近年來,圍繞大桃産業的政策、技術、服務逐步規範化、標準化、現代化,平谷“大桃之鄉”的名號越來越響。
“咱們的大桃是自然成熟,有滿滿的果香……”平谷區山東莊鎮李辛莊村桃農張國榮面對手機鏡頭,用雜糅着鄉音的普通話開始直播。今年大桃上市後,她的桃園直播每天能賣出30單。

平谷果農將採摘好的大桃放到平板車上。 任超 攝
2017年,平谷區啟動“互聯網+大桃”工程,組建“新農人”講師團,到各鎮村開展“地毯式”培訓,手把手教農民如何把手機變成銷售新工具。許多像張國榮一樣的桃農獲得了打開大桃銷售渠道的靈感。
平谷區商務局工作人員王娜告訴半月談記者,2021年平谷通過電商銷售大桃5000萬斤,而在2012年時,這個數字還幾乎為零。
銷售額不可思議的增長,得益於物流網絡在平谷的勃興。近年來,平谷引進順豐、京東等多家物流企業,經過多輪談判,費用大為降低。目前從平谷發往北京其他區一箱桃,快遞費只要9元左右,遠低於2012年時的40多元。王娜説,平谷已實現快遞村村通,共設161個攬收點,方便桃農郵寄。
外部條件持續優化的同時,圍繞大桃本身的提質創新工作從未間斷。如今260多個品種的大桃在平谷競相爭艷。“2012年那會兒,平谷大桃只有180個品種,以水蜜桃為主。這幾年,我們優選出了油桃、油蟠桃等多個新品種,甜度更高、風味更濃。”平谷區農業農村局果品果業服務中心工程師龔碩説。
2019年,平谷大桃出現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會的晚宴餐桌上,此後多次現身國家重大活動招待會現場。如今,平谷大桃年産量超過1.7億公斤,總收入逾12億元。
在更多地方開枝散葉
“這個是久保,這些是瑞光28;這個是中油蟠7號,甜度能達到15度……”岳巧雲對各品種大桃如數家珍。這位“80後”來自平谷區劉家店鎮北店村,小時候在上學之餘總跟着父母摘桃、賣桃,與大桃的互動定格了她一大半童年記憶。2014年,她父親突遭重病,這讓她開始思考平谷大桃産業“接力”問題,“只有更多年輕人回去,大桃這張名片才能接力傳下去”。
岳巧雲依託果品産銷專業合作社,在北店村建設200畝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5000畝綠色大桃産業基地。村裏不少鄉親在合作社找到了合適崗位,目前合作社就業人員已有100余名。

平谷舉行第六屆丫髻山蟠桃會。 任超 攝
大桃生意拓寬了青年群體就業渠道,也提升了桃農們的實際收入。據統計,平谷桃農人均年收入已由2012年時的1.2萬元,提升至如今的1.7萬元。2020年,平谷低收入農戶全部“脫低”。
借助大桃帶動本地發展的同時,平谷還不遠萬里將桃種到新疆洛浦縣,以産業幫扶帶動當地發展,助力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8年,根據北京市對口支援合作安排,平谷區與新疆洛浦縣建立結對關係,開展扶貧攻堅。平谷區農業農村局産業科二級主任科員張士良説:“經專家團隊分析,洛浦縣土地是沙質土壤,且氣候等都適合大桃生産。平谷6家合作社很快在洛浦縣辦起3家企業,把平谷大桃的優良品種帶了過去。”
張士良説,除新疆洛浦縣,平谷大桃還在內蒙古商都縣、河北望都縣、湖北鄖西縣紮下了根。春來桃花燦爛、夏秋碩果纍纍的平谷桃林韻致,正在我國多地縣鄉不斷復刻,成為當地鄉村振興路上的新風景。
桃源路通何處?遙指農業“中關村”
始於桃,不止於桃。嘗到了大桃甜頭的平谷人清醒地意識到,真正撐得起平谷大桃産業長久發展的法寶只有一個,就是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2021年,平谷區在農業農村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開始建設農業“中關村”。“北京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如果離開了農業高科技,是不完整的。”平谷區委書記唐海龍説,大桃的成功,給了平谷“自我加壓”的勇氣。平谷人相信,有了一流科技的扶持,大桃的經驗,可以在更多農業領域複製。
無人機查看桃樹生長情況,墑情傳感器監測土壤數據,蟲情測報燈實時監測和誘捕昆蟲……位於平谷區峪口鎮西營村的“未來果園”,是平谷農業“中關村”為平谷大桃賦能的試驗田。參與建設“未來果園”的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馮斐靖告訴半月談記者,這座別致的果園佔地60畝,由平谷區與中國農業大學及多家高科技企業聯合創建,園內的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對果樹生産環境作出實時數據分析及可視化診斷,實現省力化栽培,不僅節能節肥,更可減少農殘,讓大桃産量更高,品質更好。
發展農業“中關村”,人才是關鍵。以“未來果園”試點為契機,平谷建起多個“博士農場”,招攬農業科技人才。佔地90畝的國際化社區已動工,將提供1000套高標準住房,只為讓桃源創新的火苗更旺。
目前,平谷農業“中關村”通過“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的合作模式,已吸引中國農業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等10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大偉嘉生豬實驗室等7家新型研發機構,以及首都農業食品集團等科技型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先後入駐,為現代農業發展匯集創新動力。從桃源延伸出的創新之路,正在改變平谷的發展生態,書寫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更多傳奇。(記者 趙旭 任超)
-
繡花功夫修護胡同,京華再現“老巷幽宅靜樹依”
走進胡同深處,槐蔭掩映的老墻讓時光涌動,歲月的長河靜靜流淌,前來感受胡同風貌的年輕游客身影隨處可見。
-
新華視點|創作群眾藝術精品 舞出百姓精氣神
北京市目前已有4000余支廣場舞隊伍,僅2021年“舞動北京”廣場舞大賽就有1080支隊伍參與,這兩組數字突出顯示了北京市民參與廣場舞的熱情。
-
北交所:上市公司應於9月30日前完成三季報披露時間預約
對於未在10月31日前披露第三季度報告的,北交所將對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給予紀律處分。
-
北京市直機關青聯第一屆委員會委員提名候選人公示
根據《北京市直機關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會組建方案及委員推薦辦法》要求,經充分醞釀、協商、考察,擬提名萬利、郭宇靖同志為北京市直機關青聯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候選人。現對推薦候選人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2022年9月23日至9月29日)。
-
18米高花果籃將亮相天安門廣場 象徵“十全十美”
天安門廣場中心佈置“祝福祖國”巨型花果籃,14組立體花壇將在長安街沿線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