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機動車停放擬出新規 系列問題將有“新解”
2022-08-28 14:58:01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大客流地鐵站口,非機動車無處停放、隨意停放的問題將有“新解”。根據正在市交通委網站徵求意見的《非機動車停車設施設置規範》,交通樞紐、軌道交通車站&&口周邊空間不足的,應首先取消兩側50米至100米範圍內路內機動車停車位,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大客流地鐵站口,非機動車隨意停放等問題將有“新解”。

  11類地點不設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根據新規範,11類地點明確不應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包括:盲道等無障礙設施及兩側各0.25米範圍內;消防設施半徑5米範圍內,及其他影響消防安全的地點;水管、電纜、燃氣等市政附屬設施檢查井半徑1米以內;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口兩側50米範圍內;醫院、展覽館、公園、體育場館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口兩側10米範圍內;公交中途站的站&兩側5米以內;軌道交通車站的站前廣場範圍內;鐵路道口、隧道&&口及其兩側50米範圍內;道路交叉口轉彎半徑範圍內,及其他影響視距的地點;易發漫水、積水、排水不暢或存在危險邊坡的路側帶;其他影響人員、車輛通行安全的空間。

  非機動車停車優先於機動車

  新規範明確提出:非機動車停車設施應優先於機動車停車設施設置。其中特別提到,交通樞紐、軌道交通車站的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宜結合&&口分別設置,宜利用&&口兩側的路側帶和外側分隔帶空間及&&口後側空間,接駁距離宜小於等於100米。

  交通樞紐、軌道交通車站&&口周邊空間不足的,應首先取消兩側50米至100米範圍內路內機動車停車位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仍無法滿足的,應建設立體式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取消路內機動車停車位設置的非機動車停車設施,應與機動車停車位保持大於等於0.5米的安全距離。

  停車設施應與人行系統連接

  在本市一些路段,因為設置了非機動車停放區,導致行人通行空間不足,這樣的現象也是新規範要“糾正”的。

  在非機動車停車設施選址方面,規範提出,停車設施宜設置在平緩的地面,還應與人行系統連接,接近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停車設施的設置,應根據道路條件,按綠化設施帶、行道樹設施帶、外側分隔帶、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的優先次序靈活利用空間。

  利用人行道設置的,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後的人行道剩餘寬度應滿足規定數值,其中快速路輔路、主幹路人行道寬度不低於3米,次幹路人行道寬度不低於2.5米,學校、醫院、商業等公共場所集中路段以及火車站附近路段人行道寬度不低於4米,軌道交通&&口、綜合客運樞紐&&口周邊50米範圍內人行道寬度不低於3米。

  鼓勵橋下空間設停車設施

  規範提出了許多解決停車空間不足的方案。比如,符合本市橋下空間管理要求的情況下,可靈活利用城市高架橋底、人行天橋梯道或坡道的下方空間等,設置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單個非機動車停車設施佔地面積宜取每輛車1平方米至1.6平方米,長度宜為2米。空間不足時,應設置斜向排列或立體式的非機動車停車設施。

  外賣用車無序停放的問題,規範也提出了解決對策——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外賣用車停放需求集中的區域,宜分類設置專屬非機動車停車設施,並配套設置標線或標誌明確停放車輛類型。(記者 孫宏陽 劉平 攝)

  (原標題:本市非機動車停放擬出新規 非機動車停放優先於機動車)

+1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北京要聞
服務機器人讓生活更美好
服務機器人讓生活更美好
清華大學2022級本科新生報到
清華大學2022級本科新生報到
探尋“小工坊”裏的葫蘆世界
探尋“小工坊”裏的葫蘆世界
秋日北京
秋日北京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5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