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在即,全市160余萬中小學生、100余萬高校學生、60余萬幼兒園幼兒將陸續返校、返園。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全市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院校)、幼兒園將如期開學;高等學校(含高等職業院校)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
中高風險區師生暫不返校
李奕介紹,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院校)、幼兒園將如期正常開學;各校在盡量減少聚集、交叉的同時,做好各項開學工作。高等學校(含高等職業院校)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工作;高校具體開學返校時間及工作方案,由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研究確定。目前,已有35所高校10.4萬名學生返校、報到,各項工作平穩有序。
發布會上,李奕明確了中小學、幼兒園師生的返京返校要求:開學前7天,師生員工要做好日常健康監測;在中高風險區內的師生員工暫不返京;師生員工在京滿7天后方可返校;返校第一天,師生員工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校。
就高校而言,京內中高風險區的師生員工暫不返校。京內低風險及無疫情地區的師生員工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北京“健康寶”綠碼返校報到。京外師生員工中,7天內出現本土疫情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非限制進返京師生員工,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北京“健康寶”綠碼,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進京、返校。
中小學校園實行封閉管理
開學後,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實行封閉管理;校外人員堅持“非必要不入校”,按照“誰邀請、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加強管理。返校7日內,中小學、幼兒園將加密核酸檢測頻次;保安、保潔、宿管等重點人群,按照行業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師生員工在校內、校外繼續佩戴口罩;體育課等戶外活動時,在保持安全距離情況下,學生可不戴口罩。
各高校在返校前要強化遠端管理,加強人員信息摸排,建立動態管理&賬;“一人一策”指導學生做好返京途中的防護工作。學生返校後要加強健康監測,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返校後7日內加密核酸檢測頻次,減少校園流動,不開展線下聚集性活動。開學後,各高校繼續嚴格校門管理,入校落實查證登記、測溫、掃碼、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措施;嚴格食材物料進貨渠道管理,強化食堂及冷鏈管理,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
對未返校學生做好指導
當前,國內疫情多地散發,境外病例持續增加,部分師生員工或因疫情原因無法按期到校。李奕介紹,針對仍滯留在京外中高風險區的師生員工,各校已經全面摸排查清,並做好了“一對一”的&&,加強對暫未返校師生員工的關愛和幫助。各校均安排專人指導學生的學習,進行答疑和心理輔導等,並為學生返校後的學習制定了個性化的方案;對於教職員工,各校也在線上對其各項任務做了妥善的安排。
未來,各高校還將進一步細化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和保障,確保未返校學生線上學習質量和效果,精準精細做好未返校學生的管理服務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李奕説,本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平衡點,將做好開學期間教學管理。
熱點回應
返校為何要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李奕:一方面,學校人群密集,疫情防控風險高、難度大,也是防疫最薄弱的部分。如果侵入病毒,學校具有放大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因此,兩年多來,我們一直堅持學校的防疫要比社會面嚴一些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定不把任何風險和隱患帶進校園。
另一方面,新學年返校不同於平時的上下學,大量師生員工、家長都是從暑假休假的狀態中返京返校。最近一段時間,返京返校途中,列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上的感染風險大、人員流動大,給學校疫情防控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和挑戰。基於此,開學及開學後的7日內對核酸檢測的防疫要求適度從嚴從緊,大中小幼師生員工返校報到統一要求為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記者 牛偉坤 孫樂琪)
-
北京:暑期體育賽事豐富 全民健身熱情高漲
2021-2022京津冀游泳公開賽暨第八屆北京市全民游泳大賽8月20日至21日在國家游泳中心奧林匹克比賽大廳舉辦,比賽設置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等項目。
-
文物展上話文明 中意文博合作為文明交流架橋梁
7月1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拍攝的“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
英國導演柯文思:把中國人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從40年前第一次來中國拍片,到成為拍攝記錄中國脫貧紀錄片的西方導演,柯文思親眼見證了中國的巨變。
-
2022中關村論壇開放媒體報名
媒體記者可登錄中關村論壇官方網站(www.zgcforum.com.cn),點擊右側快捷功能欄“報名註冊”或者點擊“報名註冊”輪播圖,選擇“媒體註冊”進行登錄。
-
餐飲企業堂食使用預製菜,如何保護消費者知情權
目前國內預製菜可大致分為三個品類,一是對原材料進行精細化加工,如採用凈菜等,通過中央廚房配送;二是腌制産品、調料用品等半成品菜式;三是加熱、燉煮即可食用的成品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