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別小瞧這塑料盒裏裝着的黑乎乎的東西,這可是三千年前西周的古植物遺存,通過它們就可以了解到西周人的食譜;這一組古青銅器裏的內部都發現了相同的銘文,通過對銘文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西周琉璃河這座城是由太保所建,城中有一座最大的宮殿叫匽侯宮,類似於故宮中的太和殿……”昨日下午,在位於房山區的琉璃河遺址展陳室裏,市考古研究院院長郭京寧對着桌子上擺列的出土文物,一一講述着文物的故事。
據介紹,2019年以來,琉璃河遺址發掘面積1000余平方米,發現眾多西周時期的遺跡、文物。2021年10月18日,琉璃河遺址獲評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1年共考古勘探25.1萬平方米,其中,出土於編號1902號墓葬的尊、卣、爵內銘文基本一致,銘文內容尤為重要。銘文中記載的召公建燕的史實,填補了傳世文獻中關於西周封國都城建造的空白,為北京地區三千年築城史提供了最早的文獻證據。
郭京寧&&,通過對琉璃河遺址持續60年的考古,發現了西周時期很多精美的文物,而這些文物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多元融合、文明交流的文化跡象。它能夠從考古學上證明,3000年前的北京城市之源就在這裡,為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市文物局會同房山區推動琉璃河遺址打造為新一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標杆工程。
據郭京寧介紹,琉璃河遺址的後發掘,為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相應的考古支撐。“遺址公園怎麼建設、怎麼保護、怎麼展示,考古都是基礎。但不管怎樣建,考古本身就是要讓大眾能夠了解歷史、認識歷史、感知歷史,所以從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來説,就是既做到合理的保護,也要強化展示,今後考古的歸宿一定是讓這些文物和遺産能夠回歸大眾、回歸公眾的視野。”郭京寧強調。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琉璃河遺址保護規劃(2020年-2035年)》已於2021年3月公布實施。房山區編制的《琉璃河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上報國家文物局後,已於6月底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下一步,市文物局將與房山區加速推進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編制修改完善、立項申報等工作,努力將琉璃河遺址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文化遺産。(記者 解麗)
-
西山文化帶琉璃河遺址:將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郭京寧&&,通過對琉璃河遺址持續60年的考古,發現了西周時期很多精美的文物,而這些文物背後折射出來的是多元融合、文明交流的文化跡象。據郭京寧介紹,琉璃河遺址的後發掘,為琉璃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提供了相應的考古支撐。
-
北京文化論壇力爭打造成為文化領域的全國性品牌
大運河博物館等三大文化設施主體結構全部封頂;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産業園項目計劃年內開園;形成全覆蓋、無盲區的長城遺産保護網絡……首屆北京文化論壇將於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飯店舉辦,力爭打造成為文化領域的全國性品牌論壇,助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2022年度職稱申報8月11日啟動 職稱評審分四個階段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自8月11日起,在全市啟動2022年度職稱申報工作。
-
北京延慶玉渡山自然保護區豹貓“出走”仨月後回歸
延慶區玉渡山自然保護區忘憂湖上游放歸的一隻野生豹貓,“出走”3個月,游歷京冀多個村莊後,日前返回玉渡山風景區忘憂湖下游,運動軌跡直線距離達83公里。“玉渡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9082公頃,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食物資源豐富、棲息條件良好、人為干擾少,為豹貓的生存棲息創造了適宜條件。
-
北京市2022年20項市級疏堵工程首批6項已完成
建國路南輔路改造後,機動車、公交車、非機動車各行其道。在豐北路連接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進口匝道處,新增一處去往京港澳高速輔路的出口,緩解青塔西路等地交通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