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題:當奧林匹克文化帶着北京“烙印”走向世界
新華社記者牛夢彤
北京夏日的熱空氣已經瀰漫開來,冬奧會落幕也已經幾個月了,但奧林匹克的北京“烙印”卻越發深刻。
6月23日,曾是個普通的日子。它被首次賦予奧林匹克意義的場景,要追溯到1894年,那一天,國際奧委會在巴黎創立。
縱觀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發展歷程,巴黎一直是一個重要坐標。這裡是《奧林匹克宣言》的誕生地,也是《奧林匹克憲章》的起草地,因此“浪漫之都”巴黎被認為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起點。
2024年夏天,巴黎將第三次舉辦奧運會,距離它的上一次整整一百年。一個多世紀以來,奧林匹克運動的內涵和外延已經從“鼓勵人們參與體育活動”這一最基礎的願景無限豐富起來、延展開來。
時至今日,已有23個國家、41個城市舉辦過夏奧會與冬奧會,“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已經發展到206個國家和地區,奧運會已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體育文化盛會。
在現代傳播推動下,奧運會向世界展示奧林匹克文化之美,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激勵青年健康成長和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其中,中國與北京無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2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文化傳播迎來重要里程碑:世界第一個“奧林匹克宣言廣場”在北京建成,連接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奧林匹克文化長卷Ⅰ》在北京推出,“《奧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傳播”活動在北京啟動。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提出“讓《奧林匹克宣言》從北京傳向世界”。
十年後,北京迎來冬奧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上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坐標。
賽場上,蘇翊鳴驚鴻一躍、谷愛凌挑戰極限、高亭宇打破紀錄,奧林匹克精神持續閃耀;開幕式上,來自河北省阜平縣的孩子們用希臘語唱響奧林匹克會歌,質樸優美的歌聲打動世界;跨越百年的首鋼園區華麗轉身,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打卡地”,這裡不僅矗立着滑雪大跳&,還建起了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奧林匹克文化豐富的內涵以各種形態散發着它的魅力。
1932年,運動員劉長春在洛杉磯完成了中國人的第一次“奧運亮相”。那時的他可能無法想象,幾十年後的中國,已經從奧林匹克運動的追隨者、參與者轉變為了傳播者、引領者。
《文明》雜誌社社長婁曉琪&&:“它(北京)有機會把夏奧會和冬奧會及奧林匹克大家庭連接在一起。”他認為北京已成為奧林匹克文化傳播中心平台。
今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剋日,“向奧林匹克精神致敬”系列活動啟動,全國各地的青年們揮灑汗水、擺動雙臂,以跑步積累里程線上接力的方式,一起跑向巴黎,傳播奧林匹克文化。
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致《文明》雜誌《世界文明與奧林匹克》特刊序中所言,“用永恒的奧林匹克價值觀激勵新一代”。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從巴黎走向世界、來到北京,奧林匹克文化又帶着深刻的北京“烙印”走向世界。東西方文明相向而行、相遇相聚,向着“通過體育運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一終極願景前進。
-
當奧林匹克文化帶着北京“烙印”走向世界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從巴黎走向世界、來到北京,奧林匹克文化又帶着深刻的北京“烙印”走向世界。
-
北京市10萬餘名中考生6月24日上考場
今年全市18個考區共設置218個常規考點、3583個考場。為應對突發疫情,全市還設置了57個備用考點,同時在每個常規考點設置3個以上備用考場。
-
北京:中考期間晴曬炎熱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氣象&23日發布稱,受暖氣團影響,23日起,北京市天氣為晴到多雲,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24日至26日中考期間,北京市以高溫炎熱天氣為主,白天最高氣溫34℃至36℃,夜間最低氣溫23℃。
-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例 均為隔離觀察人員
-
這裡有一份獨處清單,讓人悄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