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區塊鏈助力,企業開辦“零材料”。近期,海淀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住所標準化登記,通過智慧引導、自主點選、智能匹配即可完成企業登記。
過去,雖然開辦企業早已實現了“電子化”,可以通過e窗通在線提交各種材料,但像是房産證等住所證明材料,卻仍需企業自行提供並上傳。近日,海淀區住所標準化登記平台正式上線,運行首日即有多戶企業“嘗鮮”試用。
“以前提交住所證明材料,光房産證就十幾頁。疫情期間找房主複印、簽字、蓋章別提多麻煩了。現在有了住所標準化登記系統,只需要在頁面上點幾個選項按鈕,就能驗證房産信息,連房産證照片都不用上傳了。”作為改革措施的首位體驗者,北京乾坤日月科技公司的申辦人吳先生,率先體驗了“零材料”辦企業。
住所標準化登記是今年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試點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海淀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海淀區政務服務局、市規自委海淀分局,通過搭建住所標準化登記數據庫,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企業住所信息與房産登記信息的自動校驗和智能匹配,打造出一種全新的市場主體登記模式。
改革後,住所證明等信息無需企業自行提供上傳,而是直接由區塊鏈生成,企業只需在線點幾個選項按鈕即可完成住所證明等信息“點選”,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企業設立登記全程“零材料”。
住所標準化登記還創新建立了住所負面清單管理和登記信息雙告知工作機制,確保企業登記事前數據校驗和事中事後監管的有效銜接,保障了不動産信息和産權所有人意願的“雙真實”,可以有效遏制虛假住所登記問題,提升了共享共治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海淀區住所標準化平台已累計納入房産運營機構(産權方)354個,共覆蓋經營性住所1291處,已有近百戶企業通過住所標準化登記模式取得了營業執照。(記者 張楠)
北京要聞
-
北京:海淀率先實現住所標準化登記
近期,海淀區在全市率先實現住所標準化登記,通過智慧引導、自主點選、智能匹配即可完成企業登記。
-
“十四五”北京綠色工廠將達150家
近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正式發布。“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以更高、更優標準持續推進績效水平低的一般生産製造環節調整退出。
-
北京平谷:夏日郊游 樂享周末
周末假期,許多市民來到位於北京市平谷區的金海湖景區露營、游覽,樂享美好時光。
-
重大工程“縫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空間
成功掘進4000米隧道,看似波瀾不驚,實際上背後困難重重——隧道要下穿京哈鐵路、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風險源多達17個。施工在地下進行,不破壞地面上的河流、草木、建築,同時還將通過地面還綠,“縫合”一度被六環路割裂的城市空間。
-
19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本土4+1,在朝陽、昌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