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第一座火車站,到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百年豐&站完成華麗蛻變。今天,承擔京廣高鐵、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等列車始發終到作業的北京豐&站開通運營。自此,北京迎來擁有七座大型客運樞紐站、兩座國際機場的“七站兩場”交通發展新時代。北京豐&站的建成,為增加首都開往全國列車對數創造了條件,將進一步加強首都與全國城市的&&。
127歲豐&站見證首都經濟發展
站在落客&&上看著嶄新的豐&站,多數人很難想象,它已經走過了127年的漫長歲月。
1895年,清政府修建津蘆鐵路(天津至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同時修建豐&火車站,成為當時北京城內第一座火車站。中國鐵路北京局公司站房工程項目管理部副處長王秀范告訴記者,豐&站曾服務老京張鐵路、京漢(盧漢)鐵路,現京廣鐵路、京滬鐵路等多條線路,開辦客貨運輸、列車編組技術作業等業務。
已在豐&站工作30年的王戎回憶,2010年前豐&站既辦客運業務又辦貨運業務,平日接發客車就有百餘列,還有大量貨運列車,“作為負責調度指揮的值班員,上趟廁所都得趕着空當抓緊去。”
“隨着首都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老站已經無法滿足新需求。”王秀范介紹,2010年,老豐&站停辦運輸業務,客貨運業務分別轉移至北京西站、豐台西站等站辦理,為改擴建北京豐&站創造了條件。
2018年9月,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但考慮到工程量巨大和徵地拆遷等問題,新豐&站位置實際上往東遷移了1-1.5公里,是原豐&站東貨場的位置。
如今,老豐&站的站房已被原地保護,封存歷史與回憶;嶄新的北京豐&站則帶着萬眾期待,開啟了新篇章。
北京需要這座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
北京,需要這座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作為北京最繁忙的火車站,同在南城的北京西站承載能力已趨近飽和。
中國鐵設豐&站改建工程總工程師陳世和介紹,除了春運高峰站內摩肩接踵、周邊路網交通壓力大,北京西站還面臨擴能受限的難題。過去,京廣客運專線的落客站只有北京西站一處,受西站發送能力影響,京廣客專再增加車次比較困難。
豐&站項目開通運營後,京廣客專將引入豐&站,京廣客專以及將來京港&開行的列車都可以大幅增加,有效分散西站客流,增加首都開往全國的列車對數,加強了首都與全國城市的&&。而西站通過京雄城際則將開行更多去往雄安、石家莊等地的城際列車,方便跨城工作人員的日常通勤;同時通過京雄城際的大興機場站,為機場的旅客集散提供了一種便捷快速的交通方式。
城市跟着軌道走,豐&站的輻射帶動作用也將不斷顯現。
豐&站地區緊鄰西三環、西四環、京開高速、麗澤路和豐&&路等骨幹道路,地鐵10號線和規劃建設的16號線在站區地下通過。根據北京鐵路樞紐研究成果,北京豐&站旅客發送量遠期將達到7207萬人,豐&站的建設,可將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城市公交、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融為一體,形成城南地區新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更好服務於麗澤金融商務區、豐&科技園,促進城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八大火車站各個方向各有專攻
北京的鐵路客運樞紐不止7個。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鐵路樞紐規劃八個大型客運樞紐站包括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豐&站、北京朝陽站、城市副中心站和清河站。八大站中,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開通較早,清河站於2019年12月30日投入使用;北京朝陽站2021年1月22日投入使用;2022年6月20日北京豐&站開通運營。這張“藍圖”中,只剩下城市副中心站正在加緊建設。(記者 孫宏陽)
-
19日0時至24時北京新增本土4+1,在朝陽、昌平區
-
北京故宮博物院客流逐日增加
近日,隨着北京市疫情逐漸穩定,北京故宮博物院游客流量開始逐日增加。故宮博物院嚴格執行限流開放、預約購票、佩戴口罩、游客須持有72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配合測溫和健康寶查驗。
-
北京新增1例社會面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6月19日,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
北京新增1例社會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北京市昌平區副區長白琳介紹,該區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落實8小時涉疫風險人員應急處置措施,迅速排查涉疫風險點位和風險人員。
-
權威快報|北京豐&站開通運營
新豐&站設計方案取“築&建城”之意,方形建築坐落在方形&基之上,整體中軸對稱, 盡展古韻新風和中國傳統建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