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日),北京市非涉疫初三年級學生返校。為迎接學生們到校,各校在防疫、課程安排、心理疏導等方面都做了細緻周到的準備,各項安排處處透着溫馨和貼心。

“能再回學校太好了”
“同學們,請保持距離,提前準備好健康監測表。”7時10分,在北京陳經綸中學民族分校門口,不少返校的學生開始排隊入校。門口的老師細心檢查完健康監測等材料後,學生們依次測溫進入校園。站在隊尾的一位男生説:“能再回學校實在太好了!在校園裏跟同學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春風十里,不如校園有你!”“歡迎回家,我們永遠在一起!”一早,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豐&學校門口,穿着紅色衣服的老師們手持歡迎牌間隔着站成一排,讓返校的學生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暖意。走進教室,五彩斑斕的歡迎板報、擺放整齊的手消毒液,讓學生大呼貼心。“接到返校通知後,我們就開始了各項準備工作,對教室、食堂、學生宿舍等進行了全面的消殺,並提前進行開窗通風。”副校長景晶介紹。老師們對師生的核酸檢測、北京“健康寶”、行程碼等狀況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和核對;住宿生的行李在進入校園前也要進行嚴格消毒。學生返校後,經過專業培訓的校醫將按照上級要求,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距離初三年級的學業水平考試不到10天,為了幫學生們做好最後的衝刺,各科老師們經過反復的打磨後,對後續每一天的安排都進行了詳細的設計。其中,體育鍛煉必不可少。“在返校後前幾天,我們先是安排了恢復性的鍛煉,幫助學生調整好身體狀態。”景晶説。
安排錯時錯峰返校
北京八中永定實驗學校對師生的返校時間進行了錯峰、錯時設置:各班班主任7時30分之前到教室開窗通風,走讀生7時40分到班,住宿生8時到班。對於不能到校的學生,該校同步開展線上課堂,做好心理疏導。為保障校園安全,學校同樣提前全面消殺了校園環境,並開展環境核酸採樣檢測;各班還提前核查了師生本人及共同居住者14天健康監測記錄等相關證明。在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分校,一幅幅醒目的勵志標語成了操場上最亮眼的風景。返校前一日,初三年級組長、班主任提前到校對校園和各班教室進行了精心的佈置,為初三學子加油鼓勁。
心理調適
回歸熟悉的校園
面對學習環境的再次切換,學生們該如何適應呢?北京四中提前通過學校網絡教育平台召開了線上聯席會,請學生和家長對居家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和點評,對返校後的相關要求進行了明確。該校北海校區學生處主任唐艷説,希望通過這樣的對話交流活動,讓同學們調整居家學習的狀態,回歸熟悉的校園生活,以最佳的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
北京市育英中學則為初三學生提供了一份“心理調適”指南。該校心理老師介紹,居家期間有些學生的學習節奏被打亂、自我要求也有所降低,因此,在復課最初的一段時間裏,學生們一定要對過渡期的不適感做好心理準備,堅持調整好學習和生活的節奏。此外,伴隨着考試的臨近,焦慮不安也在所難免。“我們要認識到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不放大對未來不確定的焦慮,也不盲目與他人比較,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該校心理老師説。在最後的返校生活中,學生們可以根據居家學習期間對自我的學業診斷,確定考前這一階段的學習任務,並制訂相應的復習計劃。如果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要學會及時向家長、老師、身邊的學生求助,還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根據安排,中小學其他年級和幼兒園將根據疫情發展形勢,按照“分期分批、梯次返校”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方案,具體安排確定後提前通知。(記者 李祺瑤 牛偉坤 武亦彬 攝)
(原標題:非涉疫初三學生今天返校 “跟同學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
非涉疫初三學生返校 “跟同學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根據安排,中小學其他年級和幼兒園將根據疫情發展形勢,按照“分期分批、梯次返校”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方案,具體安排確定後提前通知。
-
5000萬人次圍觀《茶館》 各地網友祝福北京人藝
特邀主持人白岩松請上了濮存昕、李光復、龔麗君、陳小藝、唐燁、馮遠征、吳剛、岳秀清、楊立新等北京人藝藝術家,展開深度對談。
-
北京人藝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座談會
當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座談會。
-
全球連線|中國探索長城保護新路徑 傳承古老文明
2021年,為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工作的研究,解決長城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時間、技術、經費等諸多問題,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以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掛牌成立為契機,北京把工作重心由長城一般性保護工程向研究性修繕項目轉變,選取延慶區大莊科段長城和懷柔區箭扣長城為試點開展研究性修繕項目探索,通過以考古挖掘為開端,多學科研究為手段,數字化跟蹤記錄為保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摸索“慢慢修長城,邊修邊研究”的經驗模式,力爭總結出一套長城保護修繕可複製、可推廣的北京經驗。
-
完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 創新創造源泉競相涌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今年4月,北京法院昌平未來科學城知識産權巡迴審判庭在昌平區人民法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