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人次圍觀《茶館》 各地網友祝福北京人藝
2022-06-13 15:10:58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演出後&,第二代“茶館人”會聚一堂,為人藝70年慶生。

  昨天(12日),北京人藝迎來建院70周年紀念日。當晚,人藝首次採用8K技術錄製,通過高清實時直播的方式向全網觀眾完整呈現《茶館》現場演出。據統計,截至昨晚11時20分,通過網絡平台觀看直播的觀眾達5000萬人次,相當於5萬場線下演出的觀眾數量。

  此次人藝70周年院慶版《茶館》集結了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龔麗君、馮遠征、李士龍、嚴燕生、高冬平、孫星、米鐵增、王剛、張福元、李光復、蘭法慶、岳秀清、楊桂香、李珍、高倩、尹偉、張萬昆等1999年第二代《茶館》最強演出陣容。因此,這場演出不僅對於線上線下觀眾來説極為特殊,對於《茶館》劇組來説,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聚首。當晚開演前和中場休息時,網絡直播還特意安排了《茶館》後&探班環節。觀眾跟隨鏡頭進入人藝後&,感受到人藝後&各個部門緊張有序的準備過程,不僅能看到幾可亂真的各種精緻道具,還能看到舞美、燈光人員有條不紊地工作,以及化粧間裏演員們化粧、戴頭套、貼鬍子、穿服裝的過程。觀眾們紛紛發出感慨:“第一次見到後&,太激動了!”“沒想到人藝演員都是自己化粧,真是厲害啊!”一時間,全國各地網友們發出“祝北京人藝生日快樂”的祝福刷屏。

  晚上7點半,伴隨着首都劇場舞&上燈光亮起,網絡直播也同步開始。首先登場的大傻楊一段數來寶唱完,大幕徐徐拉開,被稱讚為“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茶館》經典第一幕呈現在觀眾面前,即便隔着屏幕,也能讓人感受到震撼。在8K高清攝像頭拍攝下,八張茶桌旁的十幾位茶客和角落裏的王掌櫃都清晰呈現在視野範圍內,演員們細膩的表情和動作,通過高清鏡頭看得非常清楚,就連看過很多場現場演出的老戲迷都&&,“看到了以往沒看到的細節”,有戲迷忍不住感嘆“滿&都是戲啊!”

  很多角色登場時,都有網友在屏幕上打出演員的名字;還有觀眾會隨時分享自己看演出的感受,評論區形成了一邊看演出一邊交流的熱鬧氣氛。最後一幕,當王掌櫃、秦二爺、常四爺三個老頭兒向天空揮撒紙錢,祭奠自己時,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有不少觀眾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晚上10點10分演出結束時,伴隨着劇場裏一陣高過一陣的如潮掌聲和叫好聲,線上彈幕也被各種鮮花、鼓掌、祝福、稱讚刷屏……

  關聯

  六小時直播訪談

  接力講人藝故事

  昨天下午1點開始,以“為人民而歌 與時代同行”為主題的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直播活動正式開啟,截至晚7點半《茶館》開演前,持續6小時直播不間斷。

  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曹禺劇場裏,懸挂着金燦燦的“70”數字和紅底金字條幅,充滿了喜慶氣氛;鋪着紅地毯的舞&上,擺上了桌椅,變成了直播間。特邀主持人白岩松請上了濮存昕、李光復、龔麗君、陳小藝、唐燁、馮遠征、吳剛、岳秀清、楊立新等北京人藝藝術家,展開深度對談。他們精彩生動、乾貨滿滿的分享,讓收看直播的觀眾們感覺像是上了一堂豐富生動的藝術課。

  第一個上&的濮存昕,回想起自己首次登上人藝舞&演《秦皇父子》時,激動地演完第一場,嗓子就啞了。他至今記得當時躺在舞&上等待開幕時,看著上面吊桿,吊燈具、繩索、房樑時的心情。

  13歲就考入北京人藝的“老青年”李光復,回憶自己1960年進劇院就像進了“大師班”:“我們每天都會跟焦菊隱、夏淳、歐陽山尊、曹禺這些大師在一起排戲,記得曹禺告訴我們,好戲不是劇場裏觀眾的爆笑,不是謝幕時熱烈的掌聲,而是走齣劇院後的思索,思索社會,思索人生,思索命運。”李光復還特別回憶起北京人藝重視“深入生活”的傳統:“我淘過大糞,掌過鞋,賣過菜,種過地,挖過煤,當過大夫,跑過堂,烤過鴨子……”

  白岩松還找到了吳剛當年手寫的對《北京人》中曾文清的角色分析,吳剛則帶來一直珍藏着的夏淳導演寄給他的明信片,上面寫着“多看書,藝不壓身,學問也不壓身”。既是同學也是夫妻的吳剛和岳秀清,提到林連昆、夏淳等恩師的嚴格要求和諄諄教導無限感懷,他們説一直將“先學做人,再學演戲”“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等作為自我要求的標準,他們&&不僅自己要“活到老,學到老”,還要把多年心得傳授給人藝年輕一代。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黨委書記王文光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也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人藝的歷史文化和傳承精神,以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對未來的期許和規劃。(記者 王潤 方非攝)

  (原標題:5000萬人次圍觀《茶館》 全國各地網友看直播發祝福“祝北京人藝生日快樂”)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5000萬人次圍觀《茶館》 各地網友祝福北京人藝
    特邀主持人白岩松請上了濮存昕、李光復、龔麗君、陳小藝、唐燁、馮遠征、吳剛、岳秀清、楊立新等北京人藝藝術家,展開深度對談。
  • 北京人藝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座談會
    當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座談會。
  • 全球連線|中國探索長城保護新路徑 傳承古老文明
      2021年,為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工作的研究,解決長城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時間、技術、經費等諸多問題,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以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掛牌成立為契機,北京把工作重心由長城一般性保護工程向研究性修繕項目轉變,選取延慶區大莊科段長城和懷柔區箭扣長城為試點開展研究性修繕項目探索,通過以考古挖掘為開端,多學科研究為手段,數字化跟蹤記錄為保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摸索“慢慢修長城,邊修邊研究”的經驗模式,力爭總結出一套長城保護修繕可複製、可推廣的北京經驗。
  • 完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 創新創造源泉競相涌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今年4月,北京法院昌平未來科學城知識産權巡迴審判庭在昌平區人民法院揭牌。
  • 一圖讀懂|酒吧疫情累計報告183例感染者!
    6月9日0時至6月12日24時,涉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已累計報告183例感染者,涉及14個區與經開區,判定密接(含同時空人員)超8600人、次密接超1600人。
北京朝陽區對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檢測
北京朝陽區對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檢測
北京人藝70周年院慶 《茶館》恢復線下首演
北京人藝70周年院慶 《茶館》恢復線下首演
北京豐台區轉入常態化防控
北京豐台區轉入常態化防控
通航在即
通航在即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