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藝《茶館》上演70周年紀念版 集結最強陣容
2022-06-10 09:03:15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茶館》劇照。記者 方非攝

  昨晚(9日),大幕拉開,老裕泰茶館再一次開門迎客,沉寂了一個多月的首都劇場也迎來了紛至遝來的觀眾。為了給北京人藝慶生,此次70周年紀念版《茶館》集結了該劇第二代演員的最強陣容,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龔麗君、馮遠徵等演員悉數亮相,既是一次人藝“家人”的回歸聚首,也是一次久違的舞臺盛事。

  99版老演員的最後一次聚首

  “從1999年到現在,我已經演了356場了。”作為王掌櫃的扮演者,梁冠華是觀眾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茶館》當家人,這部戲對他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茶館》本身就是北京人藝的傳家寶,從第一代演員起就集結了一批最能代表人藝風格和藝術水準的演員,我只能盡我最大的努力把人藝精神傳承下去,也就是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淋漓盡致的表現。”

  這種細致入微不僅體現在梁冠華的表演上,就連他身上那件戲服都有門道。“我從1999年開始就一直穿這件戲服,因為只有把新衣服穿成自己的,才能演出角色的味道,包括我腳底下這雙鞋,之前因為穿斷了底子換過一次,現在這雙也穿了四五年了。”他聽説,有些看過老版演出的觀眾説他和于是之的王掌櫃“各有千秋”,“這已經是對我最大的褒獎了。”

  “北京人藝每年都要慶生,今年是大日子,所以大家都是以最飽滿的熱情、激動的心情,來參加這次《茶館》的演出,這是我們的鎮院之寶啊。”吳剛坦言,演《茶館》的時間越長,對每個角色的理解也就越深入。但即便如此,吳剛仍覺得自己和第一版的唐鐵嘴有差距:“老先生們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知道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舉手投足。而我們只能通過看資料,學習老先生的表演,不斷去接近人物。

  秦二爺的扮演者楊立新作為復排執行藝術指導,他眼中的《茶館》代表了劇院的發展,“有歷史和現在就能看見未來,所以現在我們演《茶館》要有當年的傳統和現在的風採。”“常四爺”濮存昕稱,《茶館》是人藝的“家底兒”,是觀眾記憶的符號,“我們這次演出與平時不太一樣,就像一次滿漢全席。”何冰飾演劉麻子一角,隨著年齡增長,他對這一角色也多了很多新的理解,“我們對熟悉的經典還需要再去審視。如今拿起劇本,發現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深藏在劇本中,不能忽略。”康順子的扮演者龔麗君由衷覺得,人藝走過的70年真不容易,“我們也要像前輩一樣,多種樹,種出一片森林,讓後人乘涼。”

  “北京人藝70年上演過360多部作品,《茶館》是看家戲,它傳承了北京人藝的精神。”馮遠徵認為,給劇院慶生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作品説話,這也是選擇《茶館》在院慶日上演的重要原因。“這一次我們把99版的老演員都請回來了,這也是全體演員的最後一次演出,明年再演《茶館》,可能有些人就不參與了。因此這次的70周年紀念版也是希望留住一種美好。”

  一批退休老藝術家回歸舞臺

  為了突出紀念主題,此次《茶館》中,一批已經退休的老藝術家再度回歸舞臺。他們既難忘前輩教導,又對後輩充滿希望,更感慨于人藝如今的發展。

  今年在人藝舞臺上迎來從藝50年的李士龍在劇院70周年之際回歸出演李三這一角色,格外有意義。他坦言深愛這個舞臺:“老一輩樹立起來的這塊招牌,現在希望年輕一代去繼承,把青春和熱情奉獻給這片舞臺。”

  龐太監的扮演者嚴燕生再次回歸舞臺,他最大的感受是“熟悉”,“都是我的老搭檔,我一下子全都回憶起來了。”同時,劇院的日新月異也讓他覺得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看到新劇場、新的人才,真是欣慰。”

  近年來在電視熒幕上塑造了眾多觀眾喜愛角色的李光復也再度扮演劇中巡警、方六等角色。他回憶,自己1978年在《茶館》中演的角色即使一句臺詞也沒有,仍然創作了人物小傳,人藝的創作態度讓自己受益至今。“每一個時期演,有每一個時期的認識,這裏面帶著自己的生活態度。”

  “龐四奶奶”楊桂香這次專門為了紀念演出退休10年後再登舞臺,她無限感慨:“我19歲進人藝,20多歲進入《茶館》劇組,到現在快40年了。我忘不了上一代老藝術家們告別演出的場景,忘不了他們對我們的教導,人藝70年了,我真的很想他們。”

  院慶當天將首次實現8K錄制

  看到同臺的這些老藝術家,大家也不約而同地開始思考“換代”的話題。

  “這次好多老同志都來了,他們花白的頭髮在舞臺上就是一種形象,就有一種厚重感。雖然很多角色已經是年輕演員在接了,但真正換代可能還要期待80周年院慶再排新版。”在濮存昕看來,《茶館》是北京人藝的一扇窗口,讓一代代觀眾看到人藝走過的歷史。“觀眾陪著我們演到今天,之後就是如何盡量往下傳的事。”他的心得是,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就先不要改。“我們當時確實試著想改,改布景,改劇本結構,但覺得還不夠完整,05年又改回來了。”

  梁冠華感慨地説:“我還有兩三年退休,小濮、楊立新已經退休了,所以《茶館》確實面臨著一個急迫的傳承問題,希望能選擇劇院最好的陣容,把它繼續演下去。”至于如何培養年輕演員,吳剛認為,還是得多讓年輕人跟著老一輩一起演戲,讓他們親身感受老先生對人物的理解和詮釋,“慢慢就會入道。”

  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北京人藝院慶日當天,《茶館》將首次實現8K錄制,高清實時直播,線上觀眾將與現場觀眾同步收看。馮遠徵説:“這是基于此前疫情防控的考慮,也是給喜歡北京人藝、喜歡《茶館》的觀眾送上的一種福利。其實,無論是在劇場裏看戲,還是通過網絡直播來看,都是一種幸運。”(記者 李俐)

  (原標題:人藝《茶館》上演70周年紀念版 “老茶客”舞臺聚首為劇院慶生 期待80周年再排新版)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通航在即
通航在即
加油!少年!
加油!少年!
北京大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北京大部分區域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
助力高考
助力高考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2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