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羅鑫)“你看,這是我和中國小夥伴在換Pin(徽章)!”翻看北京冬奧會志願服務期間拍攝的視頻和照片,韓國留學生裴炫珉一臉興奮。
23歲的裴炫珉目前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是設計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對我來説,服務北京冬奧會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我看到北京冬奧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越來越相知相融,在這裡我也收穫了成長和友誼。”裴炫珉説。
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上,裴炫珉在看&負責引導觀眾入場、退場,並維持觀眾席秩序。開閉幕式上,中國傳統美學的大量運用和呈現,給設計專業的裴炫珉很多 啟發,大量“黑科技”的運用讓裴炫珉感到驚嘆。
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迎客松、折柳送別……“我通過北京冬奧會感受到了中國獨特文化的魅力。”裴炫珉説,“開幕式中‘奧運五環’從‘冰立方’中雕琢而成,美極了,原來它是激光技術在LED屏上‘雕刻’實現的。在中國生活這幾年,我感受到這裡的科技發展很快。”
“在現場觀看冬奧會開閉幕式的感覺太特別了,我感覺看&上的觀眾們都非常投入。”裴炫珉説,“大家沉浸在奧林匹克精神跨越文化和國界的魅力中,我自己也很受感染。”
“冬奧會期間,我還看到不少比賽現場,一些代表隊有外國教練的面孔。我想,他們正是在互相支持中提升奧林匹克運動的水平,向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目標努力。”裴炫珉説。
在志願者服務中,令裴炫珉感到驚喜的是,有一位中國志願者也會韓語,而且服務過平昌冬奧會。“工作之餘,我們開心地聊天,交換徽章,合影留念”。
冬奧會閉幕式上,“致敬志願者”環節讓裴炫珉瞬間“破防”了。“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個環節,突然我就想起這段志願服務的日子:為了冬奧會努力學習中文,課餘還需要進行23門課程的學習,寒冷天氣裏的堅守……所有的辛苦在這一刻,都覺得特別值得。”
當冬奧會閉幕式接近尾聲,盛大的煙花綻放:“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裴炫珉感嘆:“冬奧會讓世界放下分歧,共享榮光。冬奧會的成功不是單一力量就能完成的,這是大家共同努力所成就的。”
-
北京海淀兩處冬奧場館將成公眾體育健身“大本營”
據五棵松體育中心場館運行團隊主任陳雙介紹,2月3日至17日期間,五棵松體育中心共舉辦29場冰球比賽和145場官方訓練。首都體育館場館群運行團隊屬地關係副主任張燕輝介紹,北京冬奧會期間,首體舉辦了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個比賽項目。
-
高效通關 首都機場“一機一策”通關出境航班
記者昨天從北京海關獲悉,21日,首都機場海關共驗放冬奧出境航班39架次、冬奧旅客5548人。為加快運動員出境通關速度,北京海關應用了“旅客通關管理系統”,運動員在冬奧村即可在線填寫《出境健康申明卡》。
-
空間計算系統高效助力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防疫
對場館進行虛擬建模,配置感知設備和個人標籤卡,對人員安全社交距離進行實時計算分析……北京冬奧會期間,這套依託空間計算操作系統建立的智慧場館運營模式,在海淀區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彥祥説,冬奧期間,空間計算操作系統還搭載了多個科技項目數據,多元聯動構建冬奧場館智慧運營中心,助力冬奧科技防疫。
-
北京孕産婦和嬰兒死亡率創新低 達國際先進水平
北京市衞生健康委&&,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健全救治網絡,遴選11家市級危重孕産婦救治中心和7家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搭建了市區兩級轉會診網絡,為母嬰生命安全開闢綠色通道。
-
首鋼園再開放 後冬奧時代打造京西文旅商業新地標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凌、蘇翊鳴相繼在首鋼滑雪大跳&摘得金牌,首鋼園再次“出圈”,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在後冬奧時代,首鋼園將打造京西文化旅游商業綜合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