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着“冰上F1”之稱的國産雪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703所供圖
北京2022年冬奧會越來越近,一批高端冰雪裝備在這一盛會前實現國産“零突破”,這其中,就包括有着“冰上F1”之稱的雪車。記者昨天從牽頭研製首輛國産雪車設計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703所獲悉,新研發的國産二代雪車已交付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雪車用上了航天新科技。
雪車研製為何與航天科技結緣?703所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周宇道出了緣由。原來,為了能讓“冰上F1”高速奔馳,雪車車身所用的材料要求質量輕、強度高,而這樣的材料也正是航空航天領域大量應用的,因此,製造雪車瞄準了碳纖維複合材料這一最先在航天航空領域應用發展的新型材料,而且採用了高強度等級國産TG800宇航級碳纖維複合材料。
碳纖維複合材料有何過人之處?周宇告訴記者,這種材料密度只有鋼的五分之一左右,強度卻是鋼的兩倍,在火箭和波音787飛機上大量使用。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後,雪車能在保證運動員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減輕車身重量,降低重心,使雪車滑起來更平穩。據介紹,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雙人雪車車身重量只有50公斤左右,材料的高強度和獨特的吸能特性,還能保護運動員在撞車事故中不受到傷害。
選中材料只是挑戰的開始。“整個雪車對於我們來説是陌生的、全新的,項目2019年啟動之初,國內技術很薄弱,能參考的技術資料非常有限。”周宇坦言,大家想盡辦法,從規範研究、視頻學習、專家訪談等各種途徑了解裝備,然後根據初步認識,開始起步研發。“萬事開頭難,最初技術方案、産品核心技術需求、設計和工藝等的確定,經過了反復探討修改。”
雪車的整個系統與火箭類似,但也有自身的結構特點。第一次“吃螃蟹”的設計團隊“摸着石頭過河”,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前期設計考慮不週,後期産品無法裝配,成型産品脫模困難,生産誤差累計導致産品尺寸不符合要求等。”周宇回憶,印象最深刻的是,雪車車身和底盤車架兩大系統都製備出來後,到總裝環節,居然裝不上,項目團隊晝夜奮戰了半個月才將問題解決。
在團隊努力下,2021年1月,國産一代雪車成型,實現了“零的突破”。為了進一步完善雪車性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一汽集團攜手研發,於2021年9月推出了國産二代雪車。根據測試,國産二代雪車風阻較國家隊在用車型降低5%以上,經測算可提高成績0.3至0.5秒。同時,安全系數更高,還人性化地定制了頭盔,進行了關鍵部位防滑、防磕碰處理等。
目前,雪車已交付國家冬運中心。由於雪車參賽前需要完成多項認證,二代雪車可能無法登上此次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但其對於我國高端冰雪裝備實現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周宇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他也期待着,通過雪車的成功研製,帶動更多高端冰雪裝備的國産化,推動整個冰雪器材裝備産業的發展,助力全民冰雪運動的深入開展。
另據了解,中國首&自主研製生産的雪蠟車近日也抵達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賽區,冬奧會期間,這輛雪蠟車將成為替中國運動員滑雪板打蠟的專用保障車輛。在冰雪運動中,打蠟對雪板的維護特別是加快雪板在雪上的滑行速度、提升運動成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型國際比賽中,很多冰雪強國會為自己的選手提供專門的雪蠟車。(記者 趙語涵)
-
北京新增12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均為管控人員
記者從1月29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月28日16時至1月29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例,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持48小時內核酸證明及綠碼即可進返京
14日內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14日內有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旅居史人員非必須不進返京。徐和建説,2022年3月底前,除通勤人員按照現有政策規定繼續執行外,所有進返京人員在抵京後72小時內需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小院議事廳”裏聽民聲
春節臨近,走進草廠的胡同,路面整潔,磚雕精美,往昔“蜘蛛網”似的天線早已不見,一座座四合院古色古香、窗明几淨,一個個大紅燈籠高高挂起。
-
賞名家名劇 看新片新展 春節文化大餐不斷頓不重樣
國家京劇院新春系列演出將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張建國、袁慧琴、董圓圓、李海燕等知名演員帶來《大鬧天宮》《鳳還巢》《四郎探母》《鎖麟囊》等經典劇目。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上,展出來自117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們聚焦奧運精神及抗疫精神創作的707件作品。
-
160余支北京冬奧會“冬季兩項”比賽用槍陸續入境
移民管理民警正在對槍支的型號、槍號、數量和子彈的型號、數量進行核對。隨着冬奧賽期越來越近,比賽槍支會陸續入境,北京邊檢總站民警將繼續做好通關保障工作,確保槍支依法平安入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