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八達嶺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城市誌願者們為行人指路。
“Thank you!Great!”幫一位外籍人士查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班車信息並引導其乘車後,“延慶鄉親”志願者李想收穫了這樣的點讚。這位一直夢想擔任奧運志願者的20歲女孩因此興奮了一整天。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辦在即,1月23日,約3.6萬名“延慶鄉親”志願者上崗冬奧會的城市誌願者,圍繞城市誌願服務、冬奧宣傳推廣、城市運行、冬奧接力四方面展開服務。“延慶鄉親”志願者從全區黨員幹部、社會組織、屬地高校、各街道鄉鎮居民群眾中遴選而來,他們如繁星般守護在遍佈全區的各個志願崗,成為最美冬奧城的閃亮風景。
“您好,這位女士想查一下去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班車幾點發車?在哪兒乘車?”1月24日上午,在延慶區智選假日酒店一層,李想向駐店小組問詢。在她身後,一位金髮碧眼的女士略顯焦慮。協助查詢並告知班車信息、地點,引導其通過安檢、乘車,李想流利的英語、快捷的反應處理,讓這位外籍女士印象深刻。臨上車前,外籍女士向李想連連道謝。
李想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貫培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的大一學生。成為奧運志願者,是她一直以來的心願。“2008年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時,我只有6歲,那時候電視上總播放志願者的新聞,看到他們陽光的笑容、專業的服務,我特別嚮往。”李想回憶道。冬奧會來臨,她第一時間主動報名成為城市誌願者,駐紮冬奧簽約酒店為國內外涉奧人員提供語言服務,“這將是我難忘的人生經歷。”
出智選假日酒店,延慶區媯水南街迎賓環島東南側,城市誌願服務站裝扮一新。火紅的宣傳牌上“冰墩墩”“雪容融”生動可愛。走進服務站,暖意襲來,約十平方米的空間裏,一張小圓桌、幾把椅子,墻角書架上整齊放着報刊雜誌,充電器、熱水、防疫物資、應急醫療包等應有盡有。穿着藍白相間統一服裝的志願者崔曉英和另一名志願者正在為一位計劃去往世園公園的游客指路。
在八達嶺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城市誌願服務站同樣醒目,“延慶鄉親”志願者李曉研和海陀農民滑雪隊成員們輪換值守,為南來北往的人們提供問路、導覽、緊急救助等各項服務。“迎賓環島是進出延慶城區的必經之路,八達嶺國際會展中心南廣場將是游客聚集地。在像這樣的公共文化設施、交通場站、公園廣場等地設置了52個城市誌願服務站點,共有約1700位‘延慶鄉親’提供服務。”延慶團區委書記賈石全説。
如春風般溫暖的志願服務,也在延慶山鄉間流淌。在冬奧會延慶賽區所在地張山營鎮等鄉鎮街道,1.2萬名“延慶鄉親”志願者正在火熱開展冬奧文化宣傳推廣。作為擁有19家“冬奧人家”精品民宿的小山村,後黑龍廟村正迎來一撥撥游客,志願者鬱瑞平張羅着組織“海陀山下的模擬冬奧會”,帶孩子們體驗桌面冰壺球,展現小鎮人家的風采。
目前,117個“延慶鄉親”志願服務點位均已啟動,3.6萬名“延慶鄉親”志願者全部上崗。他們將以熱心周到、文明有禮的形象服務八方來客,展現東道主的風采。(記者 李瑤)
-
北京冬奧會賽事直播將用上全球首&5G+8K轉播車
北京冬奧會期間,觀眾從電視屏幕上看到的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賽事直播,將由全球首&5G+8K超高清轉播車承擔。昨天,記者在採訪現場觀看到的8K視頻色彩細膩流暢,特寫鏡頭中運動員的汗滴、髮絲全都清晰可見,視覺衝擊力極強。
-
超6000小時精彩內容 北京冬奧會從雲端向全球轉播
雲上轉播將帶來更豐富的觀看體驗,提供類似“子彈時間”的高自由視角觀賽特效。幾十路視角和信號傳輸至雲端,在智能算法的支持下,將可在雲上進行快速3D建模,帶來更流暢的觀看畫面。
-
6米高“冰球運動員” 國內最大冬奧地景亮相海淀
6米高“冰球運動員”長這樣,國內最大冬奧地景作品亮相。雕塑看似粗獷,其實還有“小心機”,比如運動員胸口處特意用木頭搭接出竹節的造型,寓意着胸有成竹。除了這組地景雕塑,海淀區園林綠化局在其他區域的冬奧景觀佈置中也充分利用了園林廢棄物。
-
首都機場海關迎來北京2022年冬奧會人員入境高峰
北京2022冬奧會開幕在即,各國參賽運動員、工作人員集中抵達北京。為科學精準實施口岸疫情防控,北京海關做好涉奧人員抵離服務的同時堅決遏制疫情通過口岸輸入。
-
中國冰雪運動員移動醫療保障車開進北京海淀社區
昨天上午,海淀區田村路街道社區居民冰雪項目體驗活動啟動。中國冰雪運動員移動醫療保障平台成了現場最閃亮的“明星”,居民們紛紛登車參觀並體驗移動醫療服務。平台研發單位、田村路街道轄區單位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是中國冰雪醫療衞生保障定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