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21日),冬奧史上首份官方中文會刊正式出刊。北京街頭郵政報刊亭都新添了一份藍白色調的全新報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從昨天開始,冬奧史上首份官方中文會刊正式出刊。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將全景式、立體化展現和記錄冬奧盛會。報紙將覆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大賽區,北京街頭700余座報刊亭均可以購買,乘坐飛機時還可開啟“空中閱讀”模式。
昨天上午,北京街頭郵政報刊亭的顯眼位置,都新添了一份藍白色調的全新報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在馬連道南街紅蓮路路口的郵政報刊亭,攤主霍麗像往常一樣等候着顧客的光臨,她熟練地將報紙碼放整齊,一摞摞報紙當中,冬奧會刊最為亮眼。
市民隋女士買到了這個郵政報刊亭的頭份冬奧會刊:“前兩天路過這裡,看見海報上寫着冬奧會刊21日開售,冬奧會是國家的大事,也是咱北京的大喜事,我可不能錯過!”市民盧先生也十分關注冬奧會,前陣子就買了冬奧紀念幣、紀念鈔和紀念郵票,今天又早早來到報刊亭,買了一份冬奧會刊。“一份會刊雖然只有2.5元,但在我心裏是無價的,之後會成為一份珍貴的回憶。”盧先生説。
“封面簡潔、大氣,符合我對冬奧會刊的期待。”市民黃女士捧着剛買到的冬奧會刊看了又看,還沒離開報亭,她就對着冬奧會刊拍照發了朋友圈。“今年留京過年,期待在冬奧會刊上看到奧運健兒的精彩表現,也期待通過冬奧會刊看到榮譽背後的汗水與努力。”市民胡女士説。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由北京冬奧組委官方授權,由北京日報報業集團承辦。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每日出版16個版面;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期間,每日出版8個版面,通過要聞、奧賽、保障、文化、定格等主題,全景式、立體化展現和記錄冬奧盛會。冬奧會刊以世界各國參賽運動員為主角,報道內容突出國際視野、冬季運動、中國文化和北京特色,幫助廣大海內外讀者及時了解賽事進展情況,共同見證冬奧盛典。
對北京市民來説,不僅可以在全市700余座郵政報刊亭購買到當日新鮮出爐的冬奧會刊,全市的群眾冰上運動場館、銀行及金融網點機構、部分餐飲門店也有出售;對於三大賽區內的運動員、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來説,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冬奧會刊發行專員會將當日報紙送至賽區場館內的中國郵政點位,供賽區內人員閱覽;對於航空旅客來説,國航的貴賓休息室及部分國內航線均會同步呈現冬奧會刊。
在滿足紙質閱讀的同時,冬奧會刊還依託北京日報報業集團融媒體傳播矩陣,實現從“紙”端到“指”端的高品質轉化和創新。讀者可通過北京日報客戶端“冬奧會刊”頻道、京報網“冬奧會刊”專欄等,及時了解會刊動態。
此外,“2008-2022·我的雙奧故事”徵集活動也正式啟動,讀者可將自己的雙奧故事投稿至冬奧會刊,有機會在冬奧會刊上留下獨特的冬奧印記。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平台也開設了冬奧會刊相關話題,讀者在了解會刊相關內容時,也可積極參與話題互動,贏取獎品。(記者 師悅)
-
覆蓋賽場內外 冬奧史上首份官方中文會刊正式亮相
昨天,冬奧史上首份官方中文會刊正式出刊。北京街頭郵政報刊亭都新添了一份藍白色調的全新報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昨天上午,北京街頭郵政報刊亭的顯眼位置,都新添了一份藍白色調的全新報紙——《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中文會刊》。
-
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點位公布 冬殘奧會火種採集處確定
在昨天北京冬奧組委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北京冬奧組委副秘書長徐志軍介紹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火炬接力工作的整體情況。大運河森林公園的點位主題為“古今通衢”,核心內涵為體現北京城的歷史與傳承,展示源遠流長的大運河文化魅力,是北京暢聯國際的重要標誌。
-
北京冬奧組委等六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日前,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檢查機構、國家體育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在反興奮劑信息和情報方面開展合作。國際檢查機構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瓦萊麗·富爾內隆博士&&,《合作備忘錄》強調了簽約方對冬奧會競賽公平、禁止使用興奮劑的承諾。
-
《魅力北京》系列電視片啟動海外製作傳播
昨天,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承辦,“感受雙奧之城 分享魅力北京”——《魅力北京》系列電視片海外製作傳播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
北京:確保“冷鏈不掉鏈”築 牢防疫安全線
京津冀地區惟一國家級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平谷馬坊物流基地井然有序。每批次貨物流轉信息,都錄入“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台”,對收貨人信息、運送、中轉地及配送地址進行詳細記錄,確保溯源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