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統手工藝品絨花,即將用在冬奧頒獎禮服上。記者 甘南攝
銅絲捻動,將蠶絲絞作圓滾滾的絨條,熏、剎、燙、攢……十幾道工序後,一朵盛開的牡丹躍然掌中。這朵在老北京傳承三百餘年的絨花,即將登上國際舞&。
近日,冬奧組委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頒獎禮服,禮服上匯聚了中式山水、漢服、刺繡等極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其中,賽時將服務於頒獎廣場的“唐花飛雪”系列禮服,帽子上一前一後鑲嵌了兩朵老北京絨花作為裝飾。這些絨花由北京絨鳥絨花第六代傳承人蔡志偉“操刀”製作。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懷柔楊宋鎮仙&村的絨花製作工作室,蔡志偉正忙着設計新絨花造型。説起北京絨花,大概要追溯到明朝,《明會典卷》中有明確記載——工藝分188種,工匠有11800人。絨花工藝在明朝末年形成了産業,並在清朝發展至鼎盛,主供宮廷貴人享用。與故宮相距不遠的花市大街逐漸成為宮花、絨花製品的集散地,“花市”之名正是因此得來。後又創意出禽、鳥等造型,傳承自北京的絲絨製品便統稱“絨鳥”。蔡志偉正是京城“絨鳥張”一係的傳承人。
雙手食指與拇指結出厚厚的繭子,指端依稀看出斑駁的結痂,蔡志偉笑稱,這是“榮譽徽章”。談起參與冬奧服裝的製作,蔡志偉倍感榮幸,同時也坦言,在參與製作之初,面臨極大的挑戰。按照“唐花飛雪”頒獎服設計師楚艷的設想,女士禮服的帽檐採用兩朵絨花裝飾,一朵帶葉,整體形狀偏狹長,放在前方;另一朵圓潤,固定在帽子後方。因女版禮服共有兩套,絨花也需要一藍一紅兩套花色。“染色這關,折磨了我很長時間。”蔡志偉解釋説,通過顏色漸變模擬光影效果呈現出立體感,是絨花的一大特色。按照傳統的桑蠶絲染色工藝,紅色由深到淺會呈現出深棕、正紅、桃紅、橙色、姜黃等色彩變化。“而冬奧頒獎服全身僅紅白二色,必須做到紅而不艷、漸變不黃。”蔡志偉説。
不停地調整配方,試了十幾個版本,蔡志偉始終不滿意。“中國傳統繪畫中常使用礦物做顏料,或許用在蠶絲上能穩定染出深淺不同的正紅色。”蔡志偉突發奇想,嘗試更換成礦物染料。恒溫箱裏,80攝氏度的熱水煮了半小時,蔡志偉小心翼翼地將一綹蠶絲浸入。“成了!”激動之餘,他松了一口氣。
選蠶絲、繃絲、劈排子、栓排子、搓條……蔡志偉説,這十幾道工序每一道都很重要,不僅要確保單獨花朵製作精良,所有絨花大小、顏色、造型整體效果也要統一,絕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比如充作花蕊的貝殼珠子,以往都是用膠水粘,天冷膠易脫落,我們琢磨了很久,決定採用銅絲串聯綁緊,再覆上一圈膠水,進行雙重固定。”
20天,6個人,幾乎手不停歇,屢屢突破體力極限。“搓完最後一根絨條,只覺得眼睛看啥都花,胳膊像墜了兩隻秤砣。”參與絨花製作的劉麗華説,自己是累並快樂着,能為冬奧做貢獻,她感到無比自豪!
再過20天,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盛大開幕,“彰顯東方美學獨特魅力的非遺手藝,將為冬奧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蔡志偉充滿期待。(記者 王可心)
-
話劇《簋街》:京城美食地標裏的煙火人生與社會變遷
舞&呈現方面,話劇《簋街》通過對京味兒文化元素的提煉與創新,賦予了舞&空間多元變幻的功能。
-
將微信群變成“賭場” 北京兩男子因開設賭場罪被判刑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張某、董某以營利為目的,建立微信群提供場所聚眾賭博,並根據彩票網站的開獎結果自行設定賭博規則,接受參賭人員投注,從而獲得賭博網站返點,賭資累計40余萬元,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開設賭場罪,應予懲處。
-
1月22日零時至3月底 進返京人員72小時內須測核酸
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昨天發布最新政策:當前,奧密克戎已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傳播快、更隱蔽。“北京健康寶”將通過核酸檢測數據庫進行比對,對未能按時進行檢測的人員,將進行彈窗提示,可能會影響出行和日常生活。
-
鐵路春運元月17日正式啟動 北京增加多項便民舉措
春運期間,鐵路部門擴大票價優惠範圍和力度,動車組列車延續最低5.5折的優惠,普速旅客列車實行最低2折優惠。目前,北京各火車站嚴格落實進出站旅客測溫制度,在進站口對旅客查驗北京健康寶,綠碼通行,紅碼黃碼勸返。
-
大運河與環球主題公園將水上連通 將建成5A級景區
以通州古城核心展示園為基點,建設通州大運河集中展示帶,串聯通州古城等歷史文化遺産,延伸至大運河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南端。落霞餐廳、哈蒙德餐廳、熊貓婆婆私房菜和平先生面館都將推出新菜品,園區內還將供應糖葫蘆等多款中式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