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未來五年將率先與北三縣交通“一張網”
2021-12-12 08:33:4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樞紐站建設現場 攝影/本報記者 黑建軍

  通州區第七次黨代會日前閉幕,黨代會報告中出現的不少新詞匯,如“四統一”“一環六橫四縱”軌道交通等,涵蓋城市規劃、交通建設、協同發展等諸多方面,勾勒出城市副中心高品質新發展不斷邁進提升的藍圖畫卷。根據規劃,未來五年,通州區將率先實現與北三縣交通“一張網”,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格局。目前,平谷線北京段已開工,計劃2025年建成。M101、六號線南延計劃2022年啟動建設。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個公園。

  未來五年將率先實現

  與北三縣交通“一張網”

  “四統一”指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通州區黨代表、區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甄宇介紹,早在2019年,國務院在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復中就明確,要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實現“四統一”。通州區委深入貫徹落實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京津冀協同更加緊密。

  他介紹,近年來,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深化做實,互聯互通的交通一體化格局加快形成,藍綠交織的區域生態空間加速構建,協同創新的産業鏈融合持續推進,共建共用的公共服務合作穩步實施。未來五年,將率先實現與北三縣交通“一張網”,合力打造生態“一盤棋”,拓展深化産業“一條鏈”,推進區域政務服務“一站式”,促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格局。

  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

  將建成38個公園

  “兩帶、一環、一心”,其中,“兩帶”指東部以潮白河為依托,規劃建設長約50公里的生態綠帶,西部與朝陽區之間規劃建設長約30公里的生態綠帶。“一環”指在城市副中心週邊規劃長約56公里的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一心”指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通州區黨代表、區園林綠化局局長胡克誠介紹,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化建設近年來全面提質增速,獨有的“兩帶、一環、一心”生態格局日趨完善。在啟動百萬畝造林工程建設之初,城市副中心就規劃了“兩帶、一環、一心”的綠色空間格局,這座城市要孕育、成長于鬱鬱蔥蔥的林海之間,最終實現“多河富水藍網穿插、大尺度綠色空間環繞”的生態格局。

  據介紹,目前東部一帶中已完成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西集景觀生態林等8個項目建設,補足了3.5萬畝生態景觀帶,森林覆蓋率達50.8%。西部一帶中,完成了涼水河景觀生態林、馬駒橋濕地公園等6個項目建設,形成了2.6萬畝生態綠帶,森林覆蓋率達到55.6%。“環城綠色休閒遊憩環”規劃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由13個公園串聯而成,目前已基本完成永順城市公園、張家灣公園等8個公園建設,持續推進梨園文化休閒公園施工,推進通燕公園、運河公園等4個公園的前期規劃。

  數據顯示,全區森林總面積達到46.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4.45%,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1.46%,市民享受到“開窗見綠,出門見園”的生態福利。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個公園,群眾出門500米就能進入公園綠地。

  M101、六號線南延計劃

  2022年啟動建設

  “一環六橫四縱”軌道交通,“一環”指M102線。“六橫”指6號線、22號線(平谷線)、八通線、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京唐城際、7號線。“四縱”指17號線、M101線、城際鐵路聯絡線、市郊鐵路通密線。

  通州區黨代表、區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裴志剛介紹,隨著城市副中心的快速發展,市民對于軌道交通的需求不斷提高。未來隨著重點功能區和周邊城鎮發展建設,就業崗位將增加,交通出行將持續增長。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期間將著力推進現代高效的軌道交通網絡建設,促進地鐵、區域快線、城際鐵路、高鐵“四網融合”。

  據了解,目前,平谷線北京段已開工,計劃2025年建成。M101、六號線南延計劃2022年啟動建設。17號線通州段預計今年年底開通運營。到“十四五”末,副中心軌道交通密度可由現在的0.21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0.35公里/平方公里。

  將啟動文化旅遊區北部地塊

  和周邊區域開發建設

  “一區一河三鎮”,“一區”指文化旅遊區。“一河”指大運河文化帶。“三鎮”指臺湖演藝小鎮、張家灣設計小鎮和古鎮、宋莊藝術小鎮。

  區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全力打造古今同輝、文旅融合的人文之城,聚焦“一區一河三鎮”,以文化旅遊區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軸線,有機串聯特色小鎮和重要節點。做優環球主題公園周邊綜合配套,啟動文化旅遊區北部地塊和周邊區域開發建設等。

  通州區黨代表、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華表示,要深入挖掘大運河歷史文化,通過打造運河藝術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做好特色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要利用“文化+旅遊+科技”等新思維新模式,借助城市副中心建設大勢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契機,全力推進“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磊
北京要聞
  • 地鐵8號線年底全線貫通 王府井站、前門站可換乘
    北京地鐵8號線還未開通的剩余三站(金魚胡同站、王府井站、前門站)將于年底實現初期運營,其中前門站可換乘2號線、王府井站可換乘1號線。8號線剩余段長約4.3公里,北起中國美術館站,南至珠市口站,途中設金魚胡同、王府井和前門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線。
  • 北京中老年模特大賽初賽于12月12日舉行
    (記者彭衝)昨日記者獲悉,2021年北京中老年模特大賽重啟,初賽將于今日在朝陽規劃藝術館T空間舉行。12支晉級決賽的隊伍將在朝陽規劃藝術館展開比拼,角逐一、二、三等獎及各個單項獎。
  • 延慶奧林匹克園區預計將于2022年“五一”開園
    “3000人志願者隊伍、1.8萬名群防群治力量和34.6萬延慶鄉親熱情高漲,交通、醫療、餐飲、住宿、安保、氣象等專項服務保障全部準備就緒。聚焦如期辦賽目標,延慶區全面完成涉奧臨時設施、無障礙設施、環境建設等工程收尾。
  • 北京中考體育分值增至70分 現初二、初三沿用原政策
    昨日,北京召開《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新聞發布會,北京中考體育總分值增加至70分,增加了過程性考核分值的權重,同時擴大現場考試的項目數量。
  • 中國美術館首批受贈作品亮相
    12月8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只信仙都有此奇——陳樹人繪畫作品展”開展,該展覽為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係列展。本次展覽分為“江南風採”“半遊半寫”“收拾河山”3個部分,展出陳樹人作品50余件,其中大部分作品為首次展出,全面呈現陳樹人在20世紀20至40年代的創作面貌。
冬奧火種走進北京郵電大學
冬奧火種走進北京郵電大學
“河長制”喚得水清岸綠
“河長制”喚得水清岸綠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
延慶打造“最美冬奧城”
延慶打造“最美冬奧城”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31112815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