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守住北方民俗文化的“根”——記情牽兩代人的農家博物館
2019-03-16 16:40: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3月16日電(劉赫垚、苑欣芳)一場春雪過後,黑龍江省巴彥縣紅星村永發屯一片寧靜,唯有一個角落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

  這座佔地面積4.1萬平方米的博物館由當地一對父子創辦。飏扇、靰鞡鞋、勒勒車……這些如今很難見到的“老物件”在這裏“安家”。4萬余件藏品生動記錄著我國北方民眾的生産生活和歷史變遷。

  “館內絕大多數藏品是我父親收集的。”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館長黃彥輝説,自打他記事起,父親黃信章就癡迷于收藏各式各樣的舊物。童年時期的黃彥輝只覺得這些東西很有趣,並不了解它們的意義。

  “小時候,父親教我看老瓷瓶上的畫,給我講它背後的故事,讓我了解各種老農具,和我講祖先們的勤勞與智慧。”漸漸地,黃彥輝意識到,父親收藏的不僅僅是“老古董”,更是那些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黃彥輝説,成立民俗博物館,把這輩子積攢下的“成果”回饋給大眾,是父親一直以來的心願。父親離世後,黃彥輝決定繼承父親的遺志,光大民俗博物館。

  填土蓋房、規劃展區、布置展品……黃彥輝發動全家人投入到民俗博物館的完善中。2013年,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博物館開始免費對公眾開放。經過多年發展,2018年9月,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這座民俗博物館現有31個展廳,包括朝鮮族、達斡爾族、赫哲族等10個少數民族特色展廳,展廳內全部使用真實物件,最大限度地還原了這些民族的傳統生活狀態與生活場景。此外,館內還設有生活用具、生産工具、石陶器具等展區,全方位展示我國北方的民俗文化。

  70歲的王寬是民俗博物館的一名志願者,他説:“我與黃信章是故交。受他們父子的影響,我也想為弘揚民俗文化貢獻一份力量。”

  像王寬這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年齡從十幾歲到八十幾歲不等。“博物館是非營利性質的,志願者們都是出于對民俗文化的熱情而來。”黃彥輝表示。

  “很感動、很震撼”“民俗博物館保存著我們的‘根’”“希望優秀民族文化可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博物館的留言簿上寫滿了遊客的感言。博物館還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遊客參觀,2018年,共接待遊客47萬人次。

  談及下一步的規劃,黃彥輝説,要在優化參觀體驗的基礎上增加互動,讓遊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北方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博物館現已推出多種文物主題臺歷及明信片等文創産品,開發出黃泥火盆、“千層底”布鞋等工藝品,均由當地村民採用“古法”制作,深受民俗文化愛好者的喜愛。

  黃彥輝由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説:“這些藏品記錄著歷史,記錄著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故事。我願意做一個傳承人,好好守住北方民俗文化的‘根’。”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新聞
  • 國家文物局局長:爭取今年出臺博物館改革發展實施意見
    劉玉珠説,博物館不是娛樂場所,而應是展示、引導高尚社會風氣的場所。
    2019-03-03 23:15:06
  • 北京今年將投4億建副中心博物館圖書館
    文化中心作為北京的重要戰略功能定位之一,成為今年財政資金投入的重中之重。今年將投入193.2萬元,完成11批次、2360人次的培訓目標,包括120網絡心電圖技能培訓、120網絡院前急救應急演習項目、120網絡院前急救人員重點傳染病培訓、120網絡醫療急救調度員培訓、專職駕駛員培訓等。
    2019-02-28 07:22:57
  • 陜西:1196萬人次體驗傳統文化“博物館裏過大年”
      今年是陜西文博係統在春節期間推出公眾互動體驗活動最多的一年: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周、秦、漢、唐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以延安革命舊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以西安城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為代表的文化展演和新春燈會;以韓城黨家村、漢中青木川古鎮、商洛漫川關古鎮為代表的民俗和非遺體驗活動,吸引大量觀眾參與。
    2019-02-13 15:10:07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鄉村文化禮堂舉辦春季“蘭花大會”
鄉村文化禮堂舉辦春季“蘭花大會”
開海節 盼豐收
開海節 盼豐收
霞浦風光美如畫
霞浦風光美如畫
學生和外教一起開“西餐廳”
學生和外教一起開“西餐廳”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24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