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游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馬鞍山:加快製造業提“質”引“智”

2023年02月28日 08:26:31 來源: 安徽日報

    馬鞍山市強化項目建設“主抓手”、培育優質企業“主力軍”、打造産業升級“主引擎”——

    一“馬”當先,加快製造業提“質”引“智”

    2月16日,馬鋼特鋼智控中心員工正在對優棒産線生産進行遠程控制。 本報記者 李 季 攝

    2022年,馬鞍山市提出實施製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把發展製造業擺在突出位置,並將首年定為“突破年”。去年以來,該市強化項目建設、實施項目強基增量行動,培育優質企業、開展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加快産業升級、實施産業賦能提升行動,提速“一體化”進程、與滬蘇浙産業協同聯動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數字技術助力傳統産業升級

    2月16日,記者來到中國寶武馬鋼集團新特鋼項目建設現場,設備調試等工作正穩步展開,150噸轉爐緩慢轉動,近3000名工人奮戰在一線。

    成為全球鋼鐵業優特長材引領者,是中國寶武馬鋼集團的願景。

    據介紹,新特鋼工程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6月底前投産,重點瞄準軸承鋼、齒輪鋼等中高端産品市場。該項目共分為兩期,總用地面積約為68.5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92.69億元,二期工程計劃於明年12月前投産。

    “項目全部投産後,預計年産鋼320萬噸、鋼坯315萬噸,其中中棒100萬噸,線材及大盤卷115萬噸。”中國寶武馬鋼股份特鋼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龔志翔告訴記者,此舉將大大提升馬鋼在特鋼市場的競爭力,馬鋼特鋼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將從項目建設前的3%提升至12%。

    打造高效益、高效率、高科技的高質量工廠,繞不開數智化路線。在馬鋼特鋼智控中心,巨型數字大屏比比皆是,分別對應着不同的生産線和生産工序。該智控中心集全産線遠程操控、集中管控、智慧應用於一體,是優特鋼行業首個集鋼軋一體、進駐産線最多、規模最大的智控中心。

    據悉,特鋼智控中心已建立了統一的數字化工廠&&,實現工序互聯互通,數據融合共享。生産過程不僅實現可視化,工作人員還可以遠程判定電爐爐膛溫度、遠程看渣,讓轉爐一鍵煉鋼、一鍵加料等。此外,優棒示範産線能夠自動進鋼、自動燒鋼、自動軋鋼等。“聰明”的特鋼智控中心,同時擁有50多項先進應用技術。

    以馬鋼新特鋼項目為代表,近年來,馬鞍山市加快企業“智改數轉”,支持“機器換人”,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400&(套)。建成市級以上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生産線54個,馬鋼交材入選國家級智能製造優秀場景。打造智能製造公共服務&&,按照工廠、車間、生産線3個層級為全市450家規上工業企業免費提供智能製造線下診斷服務。新增奧克斯、聖戈班2家智能製造標杆示範企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入選省重點工業互聯網&&6個,培育市級工業互聯網&&24個,新建5G基站1107個,組織745家企業在羚羊&&完成註冊認證。

    優化服務為企排憂解難

    在華孚精密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工作的夏玉華,已從車間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長為手握證書的高級技工。

    “我只有初中學歷,原本滿足不了高級技工的申報條件。馬鞍山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政策&&後,我看到了希望。”夏玉華説。

    去年4月,馬鞍山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制定&&《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具有技能等級認定資質的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對評價條件進行補充完善,自主確定技師、高級技師的評價條件。

    “《辦法》頒佈之前,由人社部門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頒發證書。現在,資格認定的權限下放到了企業手中,企業可以自主組織認定、培養技術人才。”華孚精密科技(馬鞍山)有限公司營運支援中心副總經理丁有安告訴記者,這對於提高員工待遇、解決技術型企業人才短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丁有安介紹,去年5月,公司建立了技能認定中心,10月份便開展了首批高級技工的認定工作。

    截至目前,馬鞍山市共有30多家企業申請了技能等級認定機構,有31家企業的特殊技能人才得到破格認定,1431人通過破格認定取得了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證書,其中高級工1366人,技師43人,高級技師22人。據介紹,該市將進一步優化特殊技能人員評價工作方法,並向全市各行各業的骨幹企業推廣,為建設技工強市,服務馬鞍山市製造業三年倍增行動提供人才支撐。

    這只是馬鞍山解決企業難題、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便捷企業和群眾事項辦理,精簡政務服務環節,優化服務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已建成市縣兩級7×24小時政務服務大廳10個;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平均申請材料由2.14件壓縮至1.89件,跑動次數由0.02次壓縮至0.003次。

    一體化融合發展按下“快進鍵”

    走進馬鞍山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在建項目“進度條”不斷刷新:博望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項目加快推進;順博合金新材料産業基地項目第一條生産線正式投産……寧馬新型功能區建設的“規劃圖”正在變成“施工圖”和“實景圖”。

    “順博合金新材料産業基地項目總投資70億元,計劃用地約1400畝,主要生産綠色循環鋁基新材料。”順博合金安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冬貞告訴記者,得益於政府幫助,項目正在迅速建設中,預計今年8月份全面投産。

    近年來,馬鞍山市加快與滬蘇浙同頻共振,推動一大批跨區域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引進一大批滬蘇浙産業項目落地,在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與滬蘇浙結合、嵌入、銜接更加緊密。以毗鄰地區率先突破帶動全域一體化發展,實現寧馬所有毗鄰片區跨界一體化發展全覆蓋。

    “博望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是加強省際毗鄰地區深度合作、建設跨行政區産城融合發展新型功能區、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項目。”安徽博望中安振興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經理丁燦燦告訴記者,該項目估算總投資243.5億元,其中一區用地規劃面積10.8平方千米,估算總投資約150億元。

    據悉,示範區將着力打造“一高三新”産業,即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以及新興醫藥産業。

    “‘十四五’期間,我們的目標是實現400億元以上的投資,最後形成600億元以上的産值,加快長三角一體化合作進程,推動省際毗鄰地區全國大市場的形成。”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副主任嚴軍説。

    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2022年全年,馬鞍山市新簽約20億元以上項目52個,其中百億級項目4個。製造業投資增長22%,對全部投資貢獻率達70%。

    千帆競發勢如虹,百舸爭流正當時。今年是馬鞍山市推動製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的“攻堅年”,新征程上,該市將持續推動製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記者 朱卓)

    

[責任編輯: 周雨濛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