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公元988年建縣,古稱建平。縣域總面積1105平方公里,轄9鎮1個省級開發區,人口36萬。是中國綠茶之鄉、江南水韻之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郎溪區位優越,是便行便捷便利的聚力之地。位於長三角區域地理中心,皖蘇浙“三省通衢”,兩小時內通達上海、合肥、南京、杭州四大都市,“一小時通行圈”涵蓋蘇州、湖州、蕪湖等15個重要城市,100公里左右有南京祿口、宣城蕪宣和杭州蕭山等機場,2條高速和4條國省幹線縱橫交錯,宣杭鐵路、商合杭高鐵以及規劃中的寧杭高鐵(高速)二通道穿境而過,蕪申運河定埠港三級航道是安徽省縣級唯一開通的集裝箱航線,連接長江、太湖,直達上海,被譽為“通江達海綠色生態皖東南第一港”。
郎溪生態秀美,是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之地。“三山兩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有45萬畝良田、22萬畝水域和10萬畝茶園,森林覆蓋率達38%,空氣優良天數佔比87.5%。物産豐富,有以水産品為主要食材的百年美味“建平十六鮮”,有五朝貢茶瑞草魁、尊品黃茶“郎溪黃魁”,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綠茶之鄉”。“兩山三湖”彰顯山水靈性,4A級景區石佛山、伍員山,皖南最大天然淡水湖南漪湖、天子湖、龍須湖,深受長三角游客青睞,被評為全國生態縣、中國十大休閒小城、中國最美生態旅游名縣。
郎溪底蘊深厚,是古風古典古韻的實力之地。商屬勾吳,戰國屬越,歷經南宋、清末2次較大規模的移民,吳、楚、徽和中原文化交匯融合。有鴉山古道、侯村祠堂等12個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和“跳五猖”“古南豐黃酒釀造”等8個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胥河,開鑿於公元前506年。有濤峰遠望、石澗春和等“建平八景”,自明朝嘉靖年間就予以記載。有盛産於姚村的“宣州石硯”,被李白讚為“宣州石硯墨色光”。杜牧、楊萬里、梅詢、張大千等在此留下諸多詩詞畫作,被譽為“中華詩詞之鄉”。
郎溪發展迅猛,是創業創造創新的活力之地。郎溪經濟開發區躋身國家級經開區培育目錄,汽車零部件、成套裝備、電梯整梯生産等工業、先進製造業體量不斷壯大、質量不斷提升,以華菱精工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掛牌上市,以科大重工、托新精密、新濤光電等為代表的一批成長型“小巨人”異軍突起。全縣進出口總額實現逆勢增長,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幅達55.21%。成立長三角區域發展郎溪研究院,建成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技術中心等12家科研機構。近10年來,GDP、全部工業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年均分別增長11%、11.3%、12.9%、58.3%。
郎溪機遇疊加,是共建共享共贏的潛力之地。作為安徽東南門戶,是長三角城市群、G60科創走廊重要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重要縣級城市;是國家發改委批准的蘇皖合作示範區的主陣地,“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産業集中合作區建設的主戰場。目前,來自滬蘇浙地區的規模工業企業已達248戶,滬蘇浙工業項目佔比達88.9%,榮膺全國“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縣”。
歷經千年洗禮,依然風華正茂。熱情好客的36萬郎溪人民,誠摯歡迎您來郎川大地共謀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