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雲南省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以“三大經濟”為戰略支點,推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協同發展,彩雲之南正從“要素驅動”向“創新引領”持續變革,構建起綠色能源澎湃涌動、産業集群拔節生長、跨境通道暢通無阻的立體發展圖景。
資源經濟: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白色風機葉片劃破雲海,光伏板連成“藍色梯田”……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風、光”資源構築的低碳景象,在高山荒坡隨處可見。
近年來,大理州搶抓國家新能源開發窗口期機遇,依託資源優勢,積極推進“風光水儲”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建設實現跨越發展。截至2025年5月底,大理州電力裝機突破2100萬千瓦,且全部為可再生能源裝機;新增水電630萬千瓦、風電140萬千瓦、光伏發電586萬千瓦,新能源佔轄區電力裝機比重由十年前的15%提升至38%,風電、光伏發電利用率居全省前列。
雲南豐富的能源資源在農業領域的促進作用同樣明顯。在大理州彌渡縣,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農業産值突破2.41億元,帶動周邊400余名村民務工,人均年增收4萬元。

2025年9月19日,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大理春沐源數字農業基地的智能溫室內,櫻桃番茄挂滿枝頭。新華網發(劉起 攝)
豐富的光照資源、地理優勢等使彌渡縣成為櫻桃番茄産業的投資熱土。“海拔1500米以上、年光照時長超過2200小時、夏季溫度不超過30℃……”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賴贛峰説,按照上述標準,公司選定了彌渡縣,於2018年正式投資建廠。
優良的自然環境加科技,生産出了既便宜質量又高的産品。

2025年6月10日,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華聯鋅銦銅街、曼家寨礦區大型採礦設備正在作業。新華網發(劉起 攝)
雲南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雲南省着力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有色金屬産業持續發展。2024年,雲南省有色金屬産業總産值突破4000億元,10種有色金屬産量819.45萬噸,佔全國的10.35%,居全國第4位;稀貴金屬産業總産值近1000億元,形成錫、銦、鉑族金屬産業鏈。
園區經濟:産業集聚釋放倍增效應
以園區為載體,雲南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

2025年6月13日,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內,某公司生産車間一景。新華網發(劉起 攝)
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鋁材集群拔地而起,綠色鋁材從雲嶺走向全球。硯山縣以建設千億級産業園區為目標,推動鋁産業集群發展,截至目前園區簽約項目28個、投産17個,預計“十四五”末規上工業總産值達590億元;鋁産業産值預計突破552億元,成為縣域經濟核心增長極。
在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園區經濟”對全縣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凸顯。2024年營業收入61.14億元,同比增長9.4%;2025年1—6月,園區完成營業收入26.21億元,同比增長29.42%。

2025年8月22日,位於雲南省彌渡縣的雲南彌渡産業園區長坡嶺片區。新華網發(鞠強 攝)
走進彌渡産業園區,現代化的廠房林立,生産線高速運轉。近年來,彌渡縣搶抓滬滇合作共建重大機遇,聚焦醫療器械大健康和美麗大健康産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聚焦産業鏈核心環節,引進優質醫療器械生産企業入駐園區,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聚集彌渡。
保山市立足市情,舉全市之力推動實施“園中園”發展模式,構建“硅礦—工業硅—高純晶硅—單晶硅—電池片”的綠色硅産業鏈。2024年“園中園”産值達116.4億元。2016—2024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從74.6億元躍升至221.2億元。
口岸經濟: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躍升
近年來,雲南省加快智慧口岸建設,大力發展口岸經濟,一體推進口岸功能提升、口岸經濟發展、口岸城市建設等決策部署。
今年10月28日,一列滿載貨物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從昆明國際陸港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緩緩駛出,26個小時後可抵達老撾萬象,標誌着中老鐵路全線運輸貨物正式突破7000萬噸。
數據躍動的背後,是雲南以口岸為支點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深層變革。在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普洱車務段磨憨站,“鋼鐵駝隊”晝夜穿梭。

2025年7月31日,動臘海關關員在磨憨鐵路口岸對進口山竹進行監管。新華網發(周煒 攝)
中老鐵路開通以來,每到東南亞熱帶水果上市的時節,大量榴蓮、山竹、龍眼等水果搭乘貨物列車,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市場。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普洱車務段磨憨站貨運值班員韓加元介紹,針對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進口,鐵路部門及時協調協作單位,單批次水果通關時間最快縮短至3小時,損耗幾乎為零。
多部門協作、創新通關方式、壓縮查驗時間……在雲南省各口岸並不鮮見。作為中國陸路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保山市依託區位優勢,以智慧化建設完善口岸功能。騰衝猴橋口岸構建了“1+4+N”智慧體系,配置CT型快速行李物品檢查系統、智慧衛檢通道、智能健康申報終端等先進設備,實現人員5秒通過衛檢、30秒完成行李查驗,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2025年7月10日,車輛通過猴橋口岸。新華網發(保山市委宣傳部 供圖)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引擎,在提升對外開放輻射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今年以來,雲南省務實推進“一帶一路”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建設。“中亞班列(瀾湄快線)”多式聯運貨運品牌更加豐富;“2+3+N”沿邊産業園區加快建設,紡織服裝、消費電子産業加速聚集。
放眼雲南,各具特色的口岸正依託大通道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跨境貿易、落地加工、保稅物流、跨境旅游等業態,形成“口岸帶動、腹地支撐、全省聯動”的發展格局。(趙普凡 劉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