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6月7日電(記者 李溪岩)如今,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漸加強,中醫養生日漸成為人們熱衷的生活方式。雲南省文山州把握養生機遇,以中藥材種植為切入口,大力扶持健康産業,帶動當地民眾增收致富。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對生長環境要求較為苛刻。1700米的海拔,年平均氣溫16℃的優越條件,使得地處文山市西南部的平壩鎮成為公認的道地三七核心産區。平壩鎮圍繞“中藥材種植示範鎮”的發展定位,採取“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種植中藥材,探索“521”聯農帶農機制。目前全鎮種植三七、重樓、黃精等中藥材19000余畝,産值16億元,帶動群眾增收近4.9億元,戶均增收6.08萬元,人均增收1.3萬元。
金線蓮,別名金線蘭、金絲草、金線草,為蘭科開唇植物花葉蘭屬多年生珍稀中草藥。近年來,西疇縣注重發展以“金線蓮”為代表的名貴中藥材種植,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帶動群眾規範化、利用林地和庭院空間發展種植的方式,建立起群眾放心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將“藥王”金線蓮發展種植為推動群眾增收的“黃金蓮”。截止目前,全縣共種植金線蓮31.16畝,帶動群眾增收200人,實現增收200萬元。2025年,預計在全縣9個鄉(鎮)集中打造金線蓮示範村10個,種植3萬平方米以上,帶動群眾戶均增收2.14萬元。
走進硯山縣布標工業園區,你會聞到空氣中淡淡的艾草香味,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張天媛就在此創辦了文山天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攻艾草種植研發銷售。公司採用“公司+合作社+集體經濟+農戶”的合作生産模式,帶動當地艾草産業發展。截止2024年9月,收購艾草8000噸,實現産值1920萬元,累計帶動5000戶農戶種植艾草2萬畝。其艾草産業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業的問題,大幅提高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讓艾草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草。
眼下,第9屆中國—南亞博覽會將於6月19日至24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本屆展會將首次設立以“滇南本草、世界共享”為核心理念的中藥材産業館,屆時文山三七、艾草等中醫藥産品也將亮相南博會。
雲南七丹藥業文旅事業部總經理何開傑&&,公司高度重視參加南博會,將會在展館佈置核心産品,如三七提取軟膠囊、三七鮮榨原漿等,希望借助南博會平台讓文山三七、七丹三七覆蓋東南亞、走向國際。
文山天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天媛將攜艾灸條、艾草日化及醫美系列産品參與本屆南博會。她説,南博會助力品牌品宣,有利於擴大文山艾草産品的知名度,希望借助南博會出海,進一步對接國際市場。
放眼未來,雲南文山將進一步把握健康産業發展機遇,圍繞中藥材産業高質量發展,展開廣泛交流與深入合作,推動雲藥走向世界,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