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昆明8月13日電(劉馨蔚)據13日舉行的《雲南省全面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産工作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解讀新聞發布會消息,雲南省非煤礦山數量和事故均大幅度下降,近2年未發生較大事故,20多年未發生重特大事故,非煤礦山安全生産水平不斷提升,安全生産形勢總體穩定。
據雲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李國材介紹,《若干措施》從嚴格市場准入、強化源頭管控、規範行政許可、推進轉型升級、落實全員安全生産責任制、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壓實屬地和部門安全生産責任等8個方面,對非煤礦山安全生産提出明確的措施要求,推動雲南省非煤礦山減量提質、強基固本,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若干措施》明確,到2024年底全省非煤礦山總數控制在2780座以內,2025年底控制在2490座以內,2026年底控制在2000座以內,並打造一批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杆礦山;2024年至2026年,實現全省非煤礦山生産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逐年下降15%以上。
據介紹,下一步雲南省將持續強化礦山行政許可,不讓不具備基本條件的礦山進入市場,對設計達不到國家標準規範要求,以及礦山存在生産系統不健全、安全設施不完善、重大事故隱患突出等問題的,一律不予實施安全生産行政許可,倒逼企業整改達標,避免礦山“先天不足”或“帶病運行”。
此外,雲南省將嚴禁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及特定生態保護區範圍內新設礦權,嚴禁在距離金沙江幹流岸線3公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改、擴)建尾礦庫;督促指導非煤地下礦山企業,採用鑽探、物探、化探等方法相互驗證,常態化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切實查清隱蔽致災因素;尾礦庫排洪構築物每3年要進行一次質量檢測。(完)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