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03 09:48:40
來源:新華社

雲南鳳慶:保護利用讓茶馬古道重鎮“活”起來

字體:

  “五一”假期首日,駱維富幾乎從早忙到晚,在自家老院子接待了不少遠方來的客人。

  駱維富是雲南省鳳慶縣魯史古鎮內駱家大院的主人。雖然有近百年的歷史,駱家大院裏裏外外看起來並不顯老舊,反倒是別有一番韻味。散落或遺棄的老物件在得到重新修繕和歸置後,讓原先有些蕭條的院落增添了新的生機和觀賞價值。

  “最近這兩年,外地遊客來得多。”駱維富介紹,不僅老院子修葺一新,先輩創辦、昌盛一時的俊昌號茶莊也重新開張做起了買賣,駱家後人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

魯史古鎮塘坊村一景,鳳慶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駱維富告訴記者,他家曾是魯史段茶馬古道上最早的一個驛站。當時從緬甸口岸進入臨滄再到大理的馬幫,經過魯史都必須要在這裡住一晚上,每天停留在他家的馬幫馬匹有五六十匹。

  魯史,原名阿魯司,坐落在瀾滄江北岸一座平緩的坡地上,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特殊的緣故,一度成為滇緬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魯史古鎮有“三街、七巷、一廣場”,總體上看,它以廣場為中心,由三街七巷圍成一個不規整的圓形。

  大理遊客張蘭仙説:“來到這裡感覺很有年代感,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曾經那個年代。”

  臨街斑駁的鋪面,古道上深一個淺一個馬蹄窩,回蕩著古剎鐘聲的魁星樓,黛瓦磚墻的古戲樓,見證過這裡喧鬧繁華的過往。

村民騎馬從鳳慶縣詩禮鄉古墨村的石板路上經過。鳳慶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到魯史古鎮走上一圈會發現,一些老宅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了修繕和保護性開發,散發出獨特魅力。這得益於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的實施。

  魯史鎮鎮長趙兵介紹,魯史鎮始終秉承“留住鄉愁古韻、創新活態傳承”理念,統籌推進魯史鎮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工作;同時專門制定了《臨滄市魯史古鎮保護條例》,依託茶馬古道歷史文脈,傳承和弘揚茶馬文化精神,講好歷史故事,駱家大院、甘家大院、趙又新故居等一批遺産得到了保護和傳承。

  魯史古鎮是鳳慶縣在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中的一個縮影。鳳慶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主要以茶馬文化、水磨遺址、石寨風貌、山水共生為主要特點,有以詩禮鄉古墨村、魯史鎮沿河村塘房自然村為核心的國家傳統村落13個。

  “我們突出地域特點,重點集中開展傳統建築保護、消防設施和歷史環境要素修復,修繕改造提升房屋,嚴格風貌管控利用,保存傳統村落原風貌格局,科學解決群眾對現代生活追求與傳統民居保護間的矛盾。”鳳慶縣住建局副局長謝鳳娟説。

  目前,鳳慶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項目建設成效初顯,“一戶一策”試點改造房屋31戶,完成了260戶農房功能提升改造,以及10個村的補水、石板路修復、民居修繕等基礎設施工作。同時,當地持續推進産業布局,發展滇紅茶等特色産業,帶動地方産業發展,並持續增強群眾參與積極性,讓傳統村落具備自我造血功能。(記者 嚴勇、楊永平、段群英)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