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11 09:19:19
來源:新華社

“國門醫生”沈坤:懸壺三十載 仁心護健康

字體:

這是畹町仁慈醫院一景(10月29日攝)。門口的兩棵大榕樹是沈坤在醫院成立後不久栽下的。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畹町仁慈醫院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院長沈坤是土生土長的昆明人。今年73歲的他依然堅持每天查房,為守護邊民生命健康作貢獻。

  1992年,在昆明市延安醫院擔任科室副主任的沈坤休假時來到畹町,發現當地醫療設備落後、群眾看病就醫困難,隨後向延安醫院提交了在畹町成立分院的申請報告。在延安醫院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沈坤帶領20多名醫護人員從昆明來到畹町,在原來混板鄉衞生院的基礎上創建了昆明市延安醫院畹町分院心血管中心。可不到半年,沈坤因病回昆明住院治療。不少同事也因為離家遠、不適應等原因,紛紛動起回去的念頭。多種因素制約下,總部醫院不得不撤掉畹町分院。身體痊癒後,沈坤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公職扎根畹町,想方設法自籌資金25萬元辦起畹町仁慈醫院。

  考慮到當地群眾的經濟情況,沈坤在醫院創辦之初就定下規矩:先治病後交錢。這個傳統保留至今。對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很多費用醫院也都能免則免。“只有把醫院辦好,培養出更多有志於提升邊境醫療衞生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守護群眾的健康。”沈坤説。

  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建設,曾經只有幾間平房的仁慈醫院目前已有職工72人,可用病床100多張,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重症醫學科等科室,還配備了CT和X光機等先進的醫療設備。

  2020年,畹町仁慈醫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院長沈坤也於2017年入選“中國好人榜”。“下一步我們要把胃腸鏡檢查做起來,更好地滿足群眾在家門口看病的需求。”沈坤説。

病人在畹町仁慈醫院就診(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右)和同事在給一名病人做手術(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瑞麗市畹町鎮混板村委會弄片村民小組,沈坤在家訪後與村民合影(10月28日攝)。他在二十年前接生的小男孩(左)已長大成人。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在鍛煉身體(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左)在查房時查看病人病情(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醫務人員給病人做B超檢查(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左)和一名醫務人員交流病人病情(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醫務人員在探討治療方案(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左)在食堂吃飯時和病人家屬交流病情(1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醫務人員在照顧一名住院的老人(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檢驗科的醫護人員在操作化學分析儀(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瑞麗市畹町鎮混板村委會弄片村民小組,沈坤(右二)在村民家做家訪(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瑞麗市畹町鎮混板村委會弄片村民小組,沈坤在家訪時為村民測量血壓(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醫務人員護送一名拍完CT的病人返回病房(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在畹町仁慈醫院,沈坤(右)在查看一名剛入院病人的身體情況(10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