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一項針對多國舞者、音樂家、藝術家和電子游戲玩家的新研究發現,從事創造性活動能顯著增強大腦中最易衰老區域的功能連接,從而延緩大腦衰老。相關論文近日刊發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創造性活動可以幫助大腦保持年輕,促進情緒健康。在最新研究中,智利阿道弗·伊瓦涅斯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致力於探尋該現象背後的生物學證據。研究人員利用1240名參與者的大腦神經成像數據,創建被稱為“大腦時鐘”的機器學習模型。這類模型通過功能連接性來衡量大腦年齡和實際年齡之間的差距,功能連接性是衡量大腦不同區域如何協同工作的重要指標。
研究團隊利用“大腦時鐘”評估了232名不同年齡和經驗水平的探戈舞者、音樂家、視覺藝術家和電子游戲玩家大腦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距,發現這4種創造性活動都能延緩大腦衰老。參與者從事相關活動的技能越嫻熟、經驗越豐富,其大腦衰老越緩慢,這在專業探戈舞者中表現最為明顯,其大腦比實際年齡平均年輕7歲。
研究還顯示,從事創造性活動對大腦額頂區影響最明顯。額頂區在認知、運動、語言等功能中起着關鍵作用,該區域也是最容易受到年齡相關衰退機制影響的區域之一。就有經驗的創造性活動參與者而言,其額頂區涉及運動控制、協調和節奏等方面的大腦功能連接性顯著增強。
研究人員還評估了新學一門創造性技能對大腦衰老的影響。他們讓24名參與者從零基礎開始學習玩一款強調戰略規劃的電子游戲,而對照組的參與者學習玩另一款無需太多創造性思維的電子游戲。研究顯示,前一組參與者在增強大腦中與注意力相關區域的功能連接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研究人員&&,這項結果表明創造性活動和大腦健康之間存在關聯,這可能是因為創造性活動涉及更多大腦區域,相關假設還需進一步研究驗證。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