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控制、搜索目標、引導攻擊……初秋,海軍航空兵某部與某殲擊機部隊聯合組織的一場對海打擊協同訓練,在某海域拉開帷幕。
“發現不明海情,迅速研判目標屬性。”海空之間,飛行員駕駛戰機迅速佔據空中有利陣位,機組人員根據指揮長指令立即比對目標信息,判明目標屬性,並將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發送給殲擊機。雙方密切配合,對目標進行實時追蹤。
“只有充分發揮戰機‘千里眼’的性能優勢,才能在體系協同中練強作戰本領、在未來戰爭中下好‘先手棋’。”該部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着眼練技術、練戰術、練協同,與殲擊機、艦艇等兄弟部隊常態化開展互為對手、互為條件的協同訓練,走出一條信息融合、兵種聯合的體系練兵新路子,部隊戰鬥力穩步提升。
“遭‘敵’電磁干擾,目標消失!”訓練現場,特情突至,指揮長根據戰場信息迅速研判態勢,指揮機組人員靈活變換戰術。機組人員依據指令沉着應對,很快重新鎖定目標。
收到目標信息後,殲擊機快速機動,鎖定海上目標,抓住攻擊窗口,果斷實施模擬打擊。
“如何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保持指揮鏈路暢通”“怎樣準確感知戰場態勢靈活調整戰術戰法”……訓練結束,參訓雙方展開復盤總結,在深研對抗招法、查找短板弱項基礎上制訂改進措施。
為進一步強化戰術戰法檢驗運用,該部圍繞作戰編組、戰法運用等內容梳理典型作戰場景,通過訓練前研討預判、訓練中驗證改進、訓練後復盤評估,在“研究—模擬—訓練—驗證”的閉環鏈路中檢驗戰術戰法、找準短板弱項、挖掘人裝潛能,打通制約部隊戰鬥力提升的卡點堵點,不斷推動部隊體系作戰能力邁上新&階。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