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全球産業鏈穩定、阻礙技術進步——訪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艾旺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9 14:07:51
來源:新華網

專訪丨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全球産業鏈穩定、阻礙技術進步——訪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艾旺格

字體:

  新華社德國慕尼黑8月9日電 專訪|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全球産業鏈穩定、阻礙技術進步——訪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艾旺格

  新華社記者李函林

  “我始終相信,用關稅把彼此擋在市場之外,不是長遠之計。”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兼州經濟、發展和能源部長胡貝特·艾旺格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全球産業鏈穩定、阻礙技術進步。而巴伐利亞州企業與中國夥伴的互利合作證明,在公平競爭中才能涌現好的解決方案。

  作為德國汽車製造業重鎮,巴伐利亞州匯聚了寶馬、奧迪等知名車企,長期對美出口大量汽車。然而近半年來,德國車企在美國市場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艱難,高關稅令多家車企盈利能力受到嚴重衝擊。

  “過去幾個月,德國對美汽車出口曾遭遇高達27.5%的關稅——原本為2.5%,美國自今年4月起額外加徵25%。”艾旺格説,“儘管近期美歐達成的新貿易協議將稅率下調至15%,情況略有緩解,但依然將給我們帶來每年數十億歐元損失。”

  他説,當前全球汽車産業面臨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重構及保護主義抬頭等多重挑戰,關稅被當作限制外國産品進入本國市場的工具。“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德國和歐洲的利益,也讓美國消費者承擔更高的成本。從長遠來看,是一種雙輸。”

  “不能用關稅來迫使企業在海外設廠,這背離了自由貿易精神。”艾旺格説,“我們需要一個真正基於質量與技術展開競爭的公平環境。”

  “我們反對美國的高關稅政策,也不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産品加徵額外關稅。”他&&,巴伐利亞州長期與中國開展互利合作,這才是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艾旺格説,巴伐利亞州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基礎深厚。早在1975年,時任巴伐利亞州州長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便率先訪問中國,為巴州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幾十年來,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如今,已有約700家巴州企業在中國運營,也有超過500家中國企業在巴州落地生根。”

  艾旺格説,他最近一次訪華期間,親眼見證了中國汽車産業在智能化、電動化等前沿領域的快速發展。“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是動力系統,更有自動駕駛、車載數字系統等多個創新亮點。”

  “中國不僅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更日益成為德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創新夥伴。”艾旺格説,德中兩國在高端製造、新能源、數字技術等領域深度合作,正從傳統的貿易往來升級為聯合設計、協同研發。中國新能源車企蔚來在德國設立設計中心,就是推動産業融合和本地化合作的典範之舉。

  “我們不能指望通過設置關稅來彌補競爭短板,而應通過自身改革來提高全球競爭力。”艾旺格&&,像中國企業這樣的創新力量,正是全球産業結構良性重塑的重要參與者。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