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楊柳青年畫,他堅守了一甲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8 18:46:34
來源:新華網

何以中國丨楊柳青年畫,他堅守了一甲子

字體:

  新華社天津8月8日電(記者曾晉、鄧寒思)正午的明媚陽光透過窗戶,暈染在窗&上的顏料、畫筆、筆筒之上。在天津楊柳青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霍慶順,正專注地指導徒弟們完成一幅年畫的最後一道彩繪工序。作為“玉成號畫莊”第六代傳人,他深知這門手藝的分量:“年畫要傳承下去,必須創新,但創新必須守住傳統的‘根’。”

  楊柳青年畫作為木板彩繪年畫,以細膩的線條、鮮艷的色彩和吉祥的寓意聞名,其製作工藝極為考究。“勾描、刻版、套印、彩繪、裝裱——這五道工序,多一道不行,少一道更不行。”霍慶順説。

  玉成號年畫坊內的工作&。新華社記者 鄧寒思 攝

  “我的長項是彩繪和印刷。”12歲開始隨父學藝的霍慶順,出生在天津楊柳青年畫作坊世家,從小就喜歡年畫,耳濡目染,年畫的魅力深深印刻在他的人生軌跡中,頭髮斑白的他眼神敏銳,説話不疾不徐,時常帶着爽朗的笑容。

  玉成號年畫坊源自“玉成號”畫莊,創建於1926年,同時也是楊柳青年畫家庭博物館。霍慶順對工藝的要求近乎苛刻,他常對徒弟們説:“年畫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藝,我們可以創新內容,但絕不能偷工減料。”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楊柳青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霍慶順在講述。新華社記者 曾晉 攝

  “年畫裏包含了多種多樣的藝術,綜合了很多藝術形式,包括工筆畫、國畫、版畫、寫意畫、宮廷畫的內涵。這一張畫裏頭看著簡單,卻意蘊豐富。”霍慶順指着墻上不同年代的作品解釋道,“年畫是時代的産物。過去畫門神保平安,現在我們要畫老百姓喜歡的新題材。”他帶領徒弟們創作了反映現代生活的年畫,但始終堅持傳統技法。

  在他看來,年畫的魅力在於“把美好願望畫進畫裏”。霍慶順指着楊柳青年畫《蓮年有餘》介紹道:“年畫中每一個情節都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情結願望,錦鯉寓意鯉魚跳龍門,蓮花寓意和和美美,胖娃娃象徵人丁興旺等,這些年畫語言永遠不會過時。”

  《蓮年有餘》年畫作品及文創産品。新華社記者 鄧寒思 攝

  如今,更多的楊柳青年畫創作者,在恪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創作能夠融入當代生活的新年畫,並嘗試用年畫元素設計文創産品,讓古老藝術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要跟上時代,但根不能丟。”這是霍慶順常挂在嘴邊的話。他不僅帶徒授藝,還堅持用各種方式講授楊柳青年畫之美,普及年畫知識。令他欣慰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這門傳統藝術。

  已過古稀的霍慶順依然堅持創作,他説:“一張最簡單的楊柳青年畫也要畫半年,但我就是喜愛楊柳青年畫,把這門手藝做了一輩子。”透過老人專注又深切的眼神,能夠感受到楊柳青年畫在他心裏的分量。

  在楊柳青年畫創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匠人們在孜孜不倦地詮釋“傳承”二字的重量。古老的楊柳青年畫正煥發新的生機,在傳統與創新的平衡中,續寫着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