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頻爆“雷語” 馬克龍從“鴿”轉“鷹”?-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19 20:34:34
來源:新華網

解局 | 頻爆“雷語” 馬克龍從“鴿”轉“鷹”?

字體:

  2023年10月5日,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前來參加第三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阿爾罕布拉宮。新華社記者連漪攝

  新華社巴黎3月19日電 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頻爆“雷語”,多次公開談論出兵烏克蘭,並&&已“深思熟慮”,未來可能“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對抗俄軍”,其外交政策驟變引發輿論譁然。

  目前俄烏衝突已耗入第三年,西方援烏疲態漸顯。馬克龍卻從最初調解衝突的“鴿派”到現在豪言派兵挺烏反俄的“鷹派”,前後立場大相徑庭為哪般?來看解局——

法國急了?

  本月17日發行的《巴黎人報》刊發對馬克龍的獨家採訪。他説,也許在未來某個時刻,法國將“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來對抗俄羅斯軍隊”。他同時&&,“法國的優勢在於,我們能夠這樣做”。

  在此之前,馬克龍2月26日首次公開談論出兵烏克蘭。當天,巴黎舉行“支持烏克蘭國際會議”,西方多國參加。在隨後的記者會上,馬克龍説,各國在是否對烏派兵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但他認為“不排除”未來派兵支援的可能性。

  多年來,馬克龍一直被定位為俄烏之間的“高級別調解人”。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前,他還前往莫斯科,試圖勸和。同年5月,馬克龍公開呼籲不要“羞辱”俄羅斯。因此,他的“派兵論”一出,立即引發各界關注和質疑,法國媒體驚呼馬克龍從“鴿派”變成了“鷹派”。馬克龍2月29日回應説自己已經過“深思熟慮”。3月5日,他到訪捷克時強調這一“戰略躍進”有必要;3月7日,他在會見國內各黨領導人時明確&&對烏援助不設限。

  2024年3月18日,普京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競選總部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對馬克龍的做法,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解釋是法國“急了”。在13日播發的一段電視採訪中,普京説,“馬克龍反應激烈,非常情緒化”,是出於“怨恨”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俄羅斯發難,因為法國的非洲盟友轉向俄羅斯。

  過去十幾年間,俄羅斯一直在非洲各地穩定擴大其影響力。西方媒體報道稱,俄私營軍事承包商瓦格納集團在西非地區十分活躍。與此同時,非洲多地掀起反殖民宗主勢力的浪潮,法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不斷衰退。過去一年,法國駐軍黯然撤出尼日爾。法國依賴核能,需要的鈾大量來自尼日爾。

  除此之外,法俄關係也在過去幾年發生變化。前法國駐俄羅斯大使讓·德格利尼亞斯蒂説,馬克龍相信“任何一方的壓倒性勝利”都無助於衝突持久解決。戰事初期,烏克蘭似乎佔上風,馬克龍大力勸和;眼下,俄羅斯逐漸扭轉被動,他就轉而呼籲大力挺烏。有輿論分析認為,馬克龍認定俄羅斯方面的一些做法已直接損害法國利益。

戰略轉向?

  馬克龍高調發聲要挑頭出兵烏克蘭,目的也仍是提升法國的地位與價值。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副主席布魯諾·泰爾特雷認為,馬克龍對歐洲一體化深信不疑,挑頭援烏是想借此團結對烏克蘭問題更敏感的國家。波蘭、捷克、立陶宛等國陸續對馬克龍強硬姿態“點讚”。

  彭博社説,法國的硬實力正在復蘇,而馬克龍想促進戰略自主和更多本土防務解決方案。一個數據值得關注。俄烏衝突正改變全球軍火市場格局。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説,由於俄羅斯出口減弱,其長期佔據的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地位已被法國頂替。這是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1950年開始記錄國際武器交易量以來,法國首次達到這一排名。

  馬克龍高調發聲恰逢美國大選黨派政治角力讓美方對烏軍援陷入停滯之時。從去年年底開始,美國對以色列軍援明顯上升,烏克蘭則“無人關心”。美國五角大樓12日宣布,通過在其他軍購合同中節省資金,湊出一筆價值3億美元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這是美國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軍援烏克蘭。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近日道出真相:“當民主黨希望撥款進行戰爭時,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會阻撓。”歐爾班透露,特朗普告訴他,如果重新當選總統,他一分錢也不會撥給烏克蘭。特朗普近期也發表了不支持援烏的言論。

真會出兵?

  向烏派兵很大程度停留在口頭上。馬克龍發表“派兵論”後,美德等國第一時間就“撇清關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明確指出,“北約並無向烏派兵的計劃,無論北約還是其盟友,都不是衝突的參與方”。

  對此,法國外長、防長則反復解釋,馬克龍的意思並非當下就要在烏克蘭部署西方作戰部隊,而是“致俄落敗,但不與俄交戰”。

  從馬克龍言論看,法國已由俄烏衝突初期的謹慎援烏,轉變為更加大膽的支持,他以不排除派兵可能性的“模糊戰略”加強對俄威懾。

  “派兵論”已極大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俄總統普京警告説,歐洲派兵不會改變戰場局面,只會為烏克蘭招致嚴重後果。就馬克龍關於援烏不設限的説法,普京説,俄羅斯對待如此行事的國家也不再設限。(記者:喬本孝、陳紹華、楊駿、梁霓霓;編輯:陳丹、王豐豐、魯豫、沈浩洋)

【糾錯】 【責任編輯: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