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2020年節地生態安葬比例將達50%
2019-04-04 07:14:51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家屬手捧鮮花,在北京長青生命紀念園生態葬紀念碑前祭奠逝者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近年來,隨著殯葬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本市逐漸形成了遺體處置無害化、骨灰安葬生態化、服務環境園林化、祭祀行為文明化、殯葬用品環保化等一係列具有首都特色的現代殯葬新型發展模式,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本市生態葬現狀後了解到,在踐行綠色節地生態安葬方面,骨灰撒海數量連年上升,骨灰自然葬業務也將在越來越多陵園實行。

  “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可降解骨灰壇中,按照約定的時間舉行下葬儀式。禮兵手會肅穆莊嚴地捧著骨灰前往自然葬區域,身旁有工作人員會撐起黑傘,為骨灰壇護送遮陽,提前挖好的土穴旁,也會有新鮮的花瓣和花籃,骨灰壇被工作人員安葬在土穴當中,覆蓋泥土,撒上花瓣,最後用草皮將土穴填平,下葬儀式完成。”北京長青生命紀念園的工作人員陳鵬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自然葬的服務過程。

  一段時間之後,自然葬的骨灰壇降解,骨灰與大地融為一體。同時,自然葬草坪區域採取封閉式管理,下葬的土穴也實現了網格化管理,每份骨灰的地點都有記錄。

  長青園內的自然葬區與普通公園無異,園子內鳥語花香,小橋流水,春和景明,桃紅柳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若非自然葬區週邊擺設的祭臺和祭品,很難看出這裏是逝者的安息之所。

  自然葬是本市綠色節地生態安葬的一種典型方式。除此之外,還有骨灰撒海、樹葬、花葬、草坪葬、骨灰格位立體存放等多種綠色節地生態安葬形式,可以不佔或少佔地、少耗資源,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如今,骨灰安葬方式正逐漸從以傳統骨灰碑墓葬為主向綠色節地生態安葬轉變。市民政局表示,到2020年,力爭本市的樹葬、海葬等生態化安葬比例達到年安葬量的50%。

  自然葬節地效果是傳統墓碑10倍以上

  據了解,自然葬從2017年開始在本市推行,具體是指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將骨灰安葬于景觀生態葬區,並以植樹、植花、植草等方式進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且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崇尚回歸自然,提倡精神傳承。人們可通過二維碼、電子墓碑、集體共祭、日常祭奠等多種方式進行追思。

  從2017年推出至今,全市共辦理骨灰自然葬業務2735份,安葬逝者2048位。繼長青生命紀念園推出自然葬後,今年本市還將新增5家公墓開展自然葬服務,包括豐臺太子峪陵園、昌平區天壽陵園“和煦園”、佛山陵園“平安苑節地生態示范園”、景仰園骨灰林和延慶八達嶺陵園,這些公墓正在進行節地生態公墓建設驗收,近期將投入使用。通過不斷推廣,今年全市計劃實現骨灰自然葬900至1000份。

  據了解,骨灰自然葬的節地效果是傳統骨灰碑墓葬的10倍以上,1平方米可安葬10份以上骨灰。骨灰自然葬既滿足“入土為安”的傳統安葬習俗,又以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節約了土地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政府免費提供自然葬安葬服務,減輕了人民群眾喪葬負擔。同時,結合骨灰自然葬的新型葬式,創新應用了二維碼掃墓的祭掃方式,豐富了人文紀念內涵。自然葬一經推出,即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認可。2018年為435位京籍逝者提供骨灰自然葬,財政補貼174萬元。

  推廣骨灰海葬今年計劃撒海3000余份

  骨灰海葬是指將骨灰撒入大海,也是一種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本市自1994年起推行骨灰海葬,率先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標準——骨灰撒海服務規范》(DB11/T 664—2009),建立了以47項標準為核心內容的骨灰海葬服務標準體係。從1994年到2018年,共舉辦485批次骨灰撒海活動,2.18萬余份骨灰投入到大海的懷抱。通過多年的骨灰海葬活動,形成了“全免費、四便利、兩公祭”的骨灰海葬服務模式,作為一種不佔地、不保留骨灰的生態葬式,骨灰海葬已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至2016年,本市骨灰海葬量每年以20%左右的幅度增長。2018年,骨灰海葬佔總安葬量比例達到3%。八寶山禮儀公司副總經理王德東表示,去年本市撒海的骨灰有2700多份,計劃今年實現3000份。

  2020年有墓地的區要建一處生態墓園

  綠色節地生態安葬,也體現在墓園建設上。目前,本市正在全面推進生態墓園建設,確立了“景觀優先、先建公園後建墓園、建墓(地)不見墓(碑)”的生態墓園建設原則。生態墓園將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與傳統殯葬文化完美融合,是集生態安葬、城市綠地、休閒健身、旅遊踏青于一體的多功能墓園。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態墓園能夠提供自然葬、樹葬、花葬、草坪葬、水景葬、景觀石葬等多種生態葬式,每種葬式充分利用植被景觀依勢布局,錯落有致,營造出“讓生命回歸自然”的意境。生態墓園綠化覆蓋率達到90%,且植被品種豐富、園林景觀優美,尤其是生態墓園不能設置墓碑,以消除人們對傳統墓地的陰森印象,讓生態墓園融入城市景觀之中。

  目前,八寶山革命公墓北山已建成全市首個集休閒健身、旅遊踏青、城市綠地、生態安葬于一體,為逝者提供植樹葬、花叢葬、草坪葬、自然置石葬和立體葬等葬式的現代化城市景觀型生態示范墓園。市民政局要求,到2020年底,有墓地的區都要建設一處生態墓園。

  現場

  骨灰撒海海上追思年內有望實現常態化

  3月31日上午,北京長青生命紀念園內的生態紀念廣場上,哀樂低沉,數百名逝者家屬手捧鮮花,在高聳的生態葬紀念碑前佇立。一年一度的生態葬公祭活動在這裏舉行。有的人眼含淚花,有的人注視著紀念碑,一側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一個個名字。這些名字,曾經是鮮活的生命,他們逝去後,選擇了用骨灰撒海和自然葬的形式回歸自然。鮮花、悼詞、紀念碑,表達的是對他們最崇高的敬意。2019只平安鴿放飛藍天,在園子上空久久盤旋,為逝者祈福。

  逝者家屬李勇力的父親在2006年去世,當時選擇了骨灰撒海。李勇力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父親海葬後,他一直有三個願望,第一個願望是陸地祭奠,第二個願望是海上祭奠,第三個願望就是網上祭奠。

  2009年長青生命紀念園開始舉辦生態葬公祭活動,李勇力的第一個願望已經實現。對于李勇力的另外兩個願望,八寶山禮儀公司副總經理王德東表示,骨灰撒海海上追思和網上祭奠年內有望實現常態化。據介紹,去年4月份,骨灰撒海專用船國賓9號在天津正式起航,為骨灰撒海海上紀念提供了條件和保障,未來在重大節日、逝者的生日、忌日、結婚紀念日等特殊的日子,將為家屬安排常態化的海上紀念和追思活動。同時,“八寶山線上”已經開通,預計年內將完成網站的建設工作,實現網上祭奠。

  聽到這個消息,李勇力非常激動。“我父親去世的時候剛滿70周歲,他主動選擇了要把骨灰撒到海裏,也是為了響應移風易俗的號召。這幾個願望我已經提了很多年了,如今都有可能實現了,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目前,以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為代表的節地生態葬式已成為北京市骨灰安葬的主流。本市骨灰海葬活動自1994年實施以來,迄今已順利組織了485次,播撒骨灰21666份,服務逝者家屬67887人次,僅2018年就組織骨灰撒海活動70批次,播撒骨灰2760份,參加活動家屬11160人,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十三五”末,骨灰海葬量預計將達到北京市年火化總量的4%。

  就在4月2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門聯合主辦的“2019年京津冀協同骨灰海葬首航活動”中,共有31份京津冀戶籍的逝者骨灰入海。這是繼去年11月冬季封海後今年舉行的首場骨灰海撒,也是多年來京津冀三地首次舉行的聯合海撒。未來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將深化殯葬領域合作,推動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王德東説,渤海灣是天津屬地的海域資源,骨灰海撒就是京津冀資源互補一種很好的方式。未來,海撒專用船只、碼頭、三地專用隊伍也將建立標準化服務體係,攜手打造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用的新標桿。

  對話

  新技術與人文關懷有助于推廣節地生態安葬

  對話人: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

  北青報:現在為什麼要越來越多地提倡這種綠色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李紅兵:有句話叫先人不與子孫爭地。綠色節地生態安葬這種選擇,與我國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緊密相關。今年我們要編制北京市殯葬設施的專項規劃,從某個角度來説,它也是殯葬服務的專項規劃,就是先要確定殯葬服務的基本服務類型和服務模式,明確服務模式對于場地、土地的需求,這樣的話才能在空間上明確它應有的比例。這也決定了今後將在這片土地上如何處理殯葬文化的問題。當這些內容形成了改革的舉措、形成了法規之後,將會支援我們在土地的使用上,走向一個更為綠色的方向。

  北青報:近年來,北京市的殯葬領域推廣骨灰撒海、自然葬等生態節地安葬方式,體現了怎樣的殯葬改革思路?

  李紅兵:我覺得有一個關鍵詞可以概括,就是“回歸自然”。向全社會推廣節地生態安葬,這些年北京市進展很快。以骨灰撒海為例,這個形式從1994年開始到現在20多年來,推動了老百姓觀念的改變。目前已經有兩萬多份骨灰以撒海的形式回歸自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這種方式呈現一個快速的增長趨勢,説明社會也在逐步接受這種形式。從前年開始我們還推動了骨灰自然撒散這種自然葬式,就這麼一年多的時間,社會的接受程度讓我們感覺到非常驚喜,説明大家非常願意接受這樣一種生態的、環保的、綠色的新型葬式,也給未來的北京營造一種新的、好的社會氛圍。

  同時“回歸自然”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這些年重點在突破的“墓園變公園”。以前建傳統的椅子墳、硬化的墳頭,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自然生態公園在不斷涌現,讓人去世之後完全回歸到自然狀態中,包括八寶山、長青園,以及正在推廣的新的墓園,也在逐步被人們所接受。

  北青報:在政府提供的殯葬服務方面,又發生了哪些轉變?

  李紅兵:這個方面也可以用“回歸”這個詞來體現,就是政府在殯葬管理當中更加回歸到保障基本公共服務這個層面,不論是在“殯”還是在“葬”,哪些應該是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來承接的,都已經非常明確。以我們一直在推廣的“零百千萬”工程為例,“零”,是指骨灰撒海零付費,“百”,指提供百元的骨灰盒,“千”,即千元左右完成殯儀服務溫情送逝者,“萬”,則指購買萬元以下的墓地,實際上都體現了我們保證基本公共服務的做法。同時,這些年我們也在定價格、定成本,目的就是為了讓各種殯儀服務逐漸進入到一個規范的、可持續的軌道中來。

  北青報:北京提出,到2020年生態安葬的比例要達到50%的目標,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

  李紅兵:殯葬改革的關鍵就是要從根本的理念上去改變,這就會涉及文化認知問題,其實是要把殯葬和生命文化相結合,就是要對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包括讓人們對于死亡,以及人死後的祭奠等有一個更好的認知。所以我們會舉辦各種殯儀館、墓園的開放日活動,通過這些新型的殯儀展示,引導人們從更新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生與死。

  在生態安葬方面,自然葬推出來之後,這種形式基本上已經成熟了,馬上又要在5家墓園落地,而且在2020年前後要在全市基本推廣開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的內容要逐步做到位,比如説,原來在撒海的過程中,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但後續有人就提出來,完成了撒海之後,祭奠的目標物在哪?是面對茫茫大海,還是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地點?後來在長青園就有了一個紀念骨灰撒海逝者的碑,上面刻著逝者的名字。這些細節的落實,可以讓人們更加容易選擇和接受這種環保、綠色的殯葬方式。還有像長青園剛推出來的二維碼祭奠形式,這些新的技術方式的應用,體現了更多的人文的關懷,讓這種新型的生態安葬方式能夠被人們更好地接受。

  記憶體

  骨灰自然葬(限京籍)業務辦理手續及注意事項

  目前,全市骨灰自然葬集中安葬點主要是位于朝陽區的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免費服務內容包括提供可降解骨灰壇、骨灰暫存、集體告別儀式、骨灰安葬儀式、自然葬紀念證、二維碼銅牌、參加清明集體公祭活動等。

  1.提供亡故居民的火化證明及復印件(2份);

  2.提供亡故居民的戶口簿及復印件(2份);

  3.提供經辦人的身份證件及復印件(2份);

  4.簽訂骨灰自然葬協議書(辦理處領取,2份)。

  5.移交骨灰。

  此外,北京八寶山禮儀公司設有三個業務辦理站點,均可辦理骨灰撒海和自然葬手續。

  (1)東北義園辦理處

  地址:海澱區頤和園路17號。

  電話:62543669。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6:00

  (2)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辦理處

  地址:石景山路9號八寶山殯儀館西一門。

  電話:88255229。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8:00-11:00

  下午13:00-16:00

  (3)北京市東郊殯儀館辦理處

  地址:朝陽區平房北街133號

  電話:52458930

  辦公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1:00

  11:30-13:30

  骨灰撒海業務辦理手續

  1.提供經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提供所有參加骨灰撒海家屬的身份證復印件

  3.提供逝者的火化證原件和復印件

  4.提供逝者的戶籍證明(限本市市民)

  5.簽訂服務協議(辦理處領取)。

  6.移交骨灰。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斕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一橋飛架珠江口 南沙大橋通車
一橋飛架珠江口 南沙大橋通車
江蘇泰州:千垛菜花引客來
江蘇泰州:千垛菜花引客來
外國友人“穿漢服 賞春色”
外國友人“穿漢服 賞春色”
貴州余慶:搶採“明前茶”
貴州余慶:搶採“明前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432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