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海南“綠色娘子軍”植樹26載萬畝沙丘變綠洲
2018-03-12 17:07: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海口3月12日電 題:海南“綠色娘子軍”植樹26載萬畝沙丘變綠洲

  新華社記者李金紅、曾佳慧

  11日上午,海南昌江縣棋子灣畔,烈日當空。

  陶鳳交和四位姐妹肩挑竹筐,朝著棋子灣中角方向急匆匆走去。經過一番觀察後,陶鳳交在一片空地旁停了下來,不時用衣角擦拭額頭上的汗水。

  “就在這裏補種,咱們要趕在太陽下山前收工。”陶鳳交轉過頭向身後的姐妹説。隨行的姐妹們摘去頭上戴的鬥笠,彎下腰將竹筐裏的木麻黃種苗一一取出,挖坑,開始播種。

  這樣的畫面在陶鳳交的生命裏已上演了26年。在她的帶領下,海南一支“綠色娘子軍”26年播種338萬株木麻黃,為近兩萬畝沙灘披上“綠裝”,讓昔日的荒漠變成了今日的海防林。

  陶鳳交的老家在臨海的昌化鎮,20世紀80年代,這裏曾是海南島面積最大最頑固的沙漠。每年一到颱風季節風沙肆虐,老人小孩不敢出門,村民將家裏的風沙清掃幹凈後,新的風沙又來了。

  海南省林業廳一位退休幹部介紹,這裏曾是海南植樹造林的重點區域。但由于缺少海防林的保障,風沙不僅淹沒了附近村民的農田,周邊群眾也因沙塵眼疾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昌化鎮不僅日照強、氣溫高,而且連續8個多月的旱季裏,蒸發量是降水量的兩倍,流動的沙丘上種樹難以實現。

  1992年,外地一個老板承包了昌江棋子灣段海防林的建造任務,請當地村民去種樹,工錢是7元每天。陶鳳交和同村的姐妹們便加入了造林大軍。

  陶鳳交説,早年間丈夫意外去世,她帶著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種樹只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是種了三年,成活的樹木寥寥無幾。當初承包造林的老板無奈選擇放棄。這時,陶鳳交卻急了:“3年沙漠不見綠,我不甘心。”

  1995年底,陶鳳交拉著同村姐妹文英娥找到了昌江縣林業局,承包下了“這個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務”:繼續造林。

  在試驗、失敗、再試驗、再失敗的迴圈中,陶鳳交和姐妹們摸索出了土辦法:先種野菠蘿固定住流沙再種木麻黃。此外,她還把育苗的營養袋進行改良,通過浸泡幼苗、增加挖坑深度、使用保水劑等辦法。在一次次的努力下,原本白茫茫的沙地上,終于開始有了點點翠綠。

  為了增綠,“綠色娘子軍”吃盡了苦頭。

  棋子灣臨近大海,沒有淡水資源,陶鳳交她們只能在5公里外的水源地育苗。育好了樹苗,還得挑到海岸上去種,陶鳳交和姐妹們一人一根扁擔,就這樣將338萬株樹苗用肩膀扛了過去。

  “以前沒有水泥路,一路過去全是沙地,姐妹們舍不得花錢買鞋,幹脆赤腳上陣。”今年已經76歲的文英娥回憶,肩上的一筐樹苗超過130斤,姐妹們的肩膀不僅磨出血泡,還赤腳踩在沙灘上,燙得想哭。“實在扛不住時,我們幹脆將雙腳插到沙子裏降溫。”

  相比身體的勞累,同鄉的誤解讓陶鳳交受盡委屈。因被誤解種樹佔了別人的土地,一位村民直接將臭糞潑在陶鳳交身上。那晚,陶鳳交號啕大哭。後來在當地主管部門的教育下,老百姓開始理解海防林防風固沙、抵禦自然災害的重要性。

  擦去眼淚後,陶鳳交邁出的步伐更加堅定有力。為了護林,她幹脆在沙丘上“安營扎寨”。每年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三回家,其余時間她都是領著孩子在沙丘棚子裏過。在這樣的環境下,娘仨靠著微薄的收入頑強地生活。

  陶鳳交的右腿上至今還有一道十釐米的傷疤。有一年颱風來臨,海水蔓延到林地,尚未懂事的兒子非常驚慌。陶鳳交趕去救孩子時,一根樹枝插破小腿,鮮血直流。當時,陶鳳交並未發覺,直到帶著孩子離開危險地帶,她才感到隱隱作痛。後來在醫院縫了45針。

  2010年,昌江縣海防林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昌江縣林業局統計,全縣海防林面積超過5.2萬畝,而其中陶鳳交和她的姐妹們種了1.88萬余畝,佔全縣海防林面積的36%。

  如今,棋子灣一片綠洲,陶鳳交和姐妹們又主動加入了護林隊伍,“下半生還要和姐妹們一起補種護林。”她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小小“空氣品質檢測員”
小小“空氣品質檢測員”
貴州沙子坡林場:三代護林員守護一片“林海”
貴州沙子坡林場:三代護林員守護一片“林海”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春遊頤和園
春遊頤和園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52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