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徐州馬莊:從“物質翻身”到“精神富有”
2018-03-07 08:20:44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馬莊村文化禮堂,農民樂團的成員在排練時討論樂譜。新華社發

  在馬莊村文化禮堂,農民樂團的成員在排練。新華社發

  春節之後的馬莊村,遊人如織,年味不減。馬莊村文化禮堂前,當地民俗工藝品琳瑯滿目,文化節目精彩非凡,一幅熱鬧繁忙的景象。

  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村考察調研。在參觀馬莊村文化禮堂時,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

  馬莊村地處煤炭礦區,以往靠挖煤為生。但“富了口袋,空了腦袋”,精神文明建設在當地成為突出短板。是什麼讓馬莊村實現了從“物質翻身”到“精神富有”?當地幹部群眾認準“文化興村”這條路,以文化引領精神文明,一走就是整整30年。

  因“文”而興

  “新鄉土,新時代,馬莊特色不能改,文化強村是方向,鄉村振興謀發展……”這幾日,在馬莊村文化禮堂內,快板《馬莊香包真紅火》成為村民們津津樂道的一個節目。

  “句句説出了俺們的盼頭。”馬莊村村民張傳佑坐在前頭,笑容好幾次挂在了他的臉上,這是老張今年在村裏觀看的第五場文化演出。

  “農閒時就來看看,不僅能娛樂生活,還能學到知識。”節目結束後,老張趕忙拉著記者的手和村民們聊天,村民落座處,片紙未留,椅子還被碼放得齊齊整整。

  村民精氣神的巨變,連馬莊村老支書孟慶喜都想不到。

  20世紀90年代前後,煤炭讓馬莊村的老百姓解決了溫飽問題。但那段時間,村裏酗酒賭博之風盛行,鄰里摩擦不斷,迷信屢禁不止……時任馬莊村黨支部書記的孟慶喜意識到,挖煤雖然讓錢袋子鼓了,但腦袋空了,這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于是,孟慶喜做出了一個讓鄉親們震驚的決定,馬莊村要成立一支農民銅管樂隊,要把村民們的精氣神搞起來。“再不抓就晚了,樂隊就像是我們的救命稻草。”孟慶喜説。

  沒有老師教,就去外地請;沒有合適的排練場所,就把村外偏遠的農機站當作教學點。孟慶喜回憶:“特別是臘月,隊員們大口吸進去的冰冷空氣,呼出來就直接成了霜,讓人看著都心疼。”

  憑借著這股子頑勁,第二年春節樂隊就登上縣裏的大舞臺,一曲《西班牙鬥牛士》一下子鎮住了全場觀眾,馬莊村聞名四鄉。從那以後,樂隊迎來了發展的春風,後來成立了馬莊農民樂團,上過央視,去過國外,斬獲眾多大獎。

  30年過去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馬莊蔚然成風。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周末舉辦農民舞會,夏季有乘涼晚會,冬季有篝火晚會,重大節日均有慶祝活動,馬莊村也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中國十佳小康村”“中國民俗文化村”……如今的馬莊人,精神文化生活過得津津有味。

  由“文”而富

  由農民樂團所帶來的輻射效應,使馬莊人嘗到了文化的甜頭,他們把握時機,走上了以文化致富的好路子。

  “這是老鼠、兔子、大公雞……”這兩天,村民張書俠極為繁忙,她正在趕制當地民俗工藝品“面燈”,準備在廟會上賣個好價錢。張書俠的手極為靈巧,揪劑子、捏型、上鍋……塊塊白面轉眼間變成了精致的工藝品。

  張書俠告訴記者,她一天能做100個面塑,除去材料費,全賣完能賺500元。她笑著説,這幾年馬莊民俗旅遊起來了,自家的面燈也趕上了好時候,由于村裏正幫她在網上創銷路,今年春節剛過,首筆訂單已經在加快趕制當中。

  像張書俠這樣的手藝人,馬莊村至少有180名,而在村招牌——馬莊香包的帶動下,他們乘上了文化致富的東風。面塑、剪紙、線藝……幾十種當地民俗工藝品集中亮相,吸引著國內遊客的關注。

  “工藝品重在手工,是機器所代替不了的,甭管是啥,凝聚的都是我們馬莊人的智慧。”村民劉燕一邊向來往遊客介紹馬莊香包的制作工藝,一邊告訴記者,馬莊村的工藝品不僅好賣,而且每件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

  劉燕的話道出了馬莊人文化致富的真正原因。馬莊在打響民俗工藝品品牌的同時,嚴格倡導“遵循傳統、手工制作”的理念,“靠品質不靠産量”早已經深入每一位馬莊手藝人的心裏。面對市場的衝擊,馬莊人全靠“守住底線、頂住壓力”。

  好在這方面問題,當地村委早已經幫村民想在了前頭。馬莊村黨委書記孟國棟介紹,目前村裏正以馬莊香包為核心,免費對村裏的手工藝人輪流培訓。今年1月,集香包制作、展銷于一體的馬莊香包文化大院已經開工建設,下面還將規劃民俗文化園、民俗博物館、潘安湖婚禮小鎮等項目,預計2018年全村文旅總收入可突破2000萬元。“我們用民俗工藝品來帶動整個文旅體係的建立,以文化反哺經濟,村民的錢袋子就是這麼充盈起來的!”孟國棟説。

  借“文”成風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靠的是在百姓心頭扎根,靠的是用鄉風鄉俗助力鄉村善治。

  在外人看來,馬莊有“三寶”:樂團、香包、婆媳。特別是家風建設上,當地村民更是“一個看著一個”,互相“攀比”,甚至連婆媳關係的好壞,在當地已經形成比較具體的評價標準。

  “別人都誇俺是馬莊村的好媳婦,俺也不知道好在哪兒,這都是應該做的。”已經連續10年當選“十佳媳婦”的村民夏莉告訴記者,對于這份榮譽,一度讓她“不太適應”。今年元宵節前夕,夏莉從市區買來了適合婆婆吃的湯圓,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煮給婆婆“嘗嘗鮮”。“婆婆喜歡吃湯圓,但身體不好,這個不甜,正好適合她老人家。”夏莉笑著説。

  四年前,夏莉的公公患重病,夏莉果斷辭掉工作回家專門照顧公婆生活。直到公公去世,她才恢復工作。“婆婆82歲了,我丈夫又長期在外跑運輸,老人總得有人照顧。”夏莉的努力深得婆婆和哥嫂的欣賞,婆婆走到哪兒都會向鄉親們誇誇自家的這個好兒媳。

  “我們每年都會評選十佳媳婦、十佳婆婆,切實養成和諧的家庭氛圍。”馬莊村村主任張書平説,夏莉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好典型、好榜樣。“我們還為每戶村民建立了家庭檔案,包括尊老愛幼、家庭和諧、環境衛生、遵紀守法、好人好事等事項,年終進行量化考核,村民們的綜合素質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張書平補充道。

  有了“小家”才能有“大家”,馬莊村在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的同時,還巧妙地將家風建設與愛國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每月1號,村裏會定期舉行升旗儀式,2700名村民齊聚在一起,使愛國情懷講在國旗下、融入日常生活。

  馬莊人膽子大、眼光遠、幹勁足,在徐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其譜看來,馬莊村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一‘馬’當先、百村爭鳴,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而馬莊村的成功經驗正是最好的證明。”馮其譜説。(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吳向裕)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相關新聞
  • 安徽:文化年貨送村民
    當日,安徽省肥西縣山南鎮開展“文化年貨送村民”活動,邀請書法家來到小井莊村為村民書寫春聯,送上節日祝福。
    2018-02-07 20:15:24
  • 浙師大暑期實踐隊協助村民完善文化禮堂
    近日,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情韻婺水,逐夢菁華”暑期實踐隊34名大學生在老師帶領下走進金華市安地鎮南郭村、岩頭村等10個村落,走訪沿途村民,整理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文化廊、特色廊等六廊資料,挖掘內在文化底蘊,協助當地完善農村文化禮堂建設。
    2017-07-31 02:20:13
  • “鴻儒文化書屋”豐富轄區村民文化生活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農商銀行在支援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竭力豐富轄區村民文化生活,聯合當地著名文化企業鴻儒國際文化城共同建起了“鴻儒文化書屋”,將遍布農村區域的金融綜合服務點,重新設計為集存取款、農金通、閱讀等為一體的休閒區域。書屋建成後,村民除了存取款,閒時也會過來讀書看報,既拓寬了視野,也豐富了文化生活。
    2016-12-09 08:06:2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醫生”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醫生”
探訪古法空心面制作工藝
探訪古法空心面制作工藝
貴州凱裏:蘆笙舞步鬧新春
貴州凱裏:蘆笙舞步鬧新春
“我幫媽媽變美麗”
“我幫媽媽變美麗”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249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