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錢江,新華社對外部經濟采編室副主任。
1996年自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因緣際會,進入新華社對外部,邁入新聞之門。先由文化報道開始,又陸續涉足港&報道、時政報道和經濟報道,亦做過數年編輯工作,嘗試了新聞報道領域的多種可能性,終於選定財經報道為專攻方向。目前,所從事的專業報道領域為金融和宏觀經濟。
在近9年的新聞從業經歷中,參加過香港澳門回歸、世界華商大會、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重大報道,曾4次報道全國"兩會",4次赴寶島台灣駐點採訪。所寫報道獲得過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獎、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好新聞"獎、全國政協好新聞獎等獎項。
2002年,獲得《財經》雜誌獎學金,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接受財經報道的專業訓練,獲益良多。
真正的新聞記者至少有如下特徵:理想主義者,深切關懷社會,對周遭的變化極為敏感,有熾熱的感情但又保持冷靜。而財經記者面對的挑戰性可能更大--需要同時具備足夠的財經專業知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
|
|
|
|
新華社記者顧錢江 真正的新聞記者至少有如下特徵:理想主義者,深切關懷社會,對周遭的變化極為敏感,有熾熱的感情但又保持冷靜。而財經記者面對的挑戰性可能更大——需要同時具備足夠的財經專業知識,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
一直認為,職業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做新聞記者的迷人之處在於:你可以和各色人等接觸,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都是你探究事實的被採訪對象;因為工作的緣故,你要到各地去旅行,於是見識到風土民情與人間百態。對短暫的人生而言,如此成倍地增加人生體驗,顯然是件很划算的事。
|
|
|